【环球时报记者 达乔 姚蒙 于镭】过去一年,在南太平洋地区渲染“中国威胁论”又成为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国打压中国的惯用伎俩。从新喀里多尼亚公投引发法国担心,到所罗门群岛内乱牵扯出美国与台湾当局背后搞小动作;从拜登政府计划向14个南太地区主权独立的岛国每年投放10亿美元,到美媒炒作“北马里亚纳群岛要成为中国领土”;从澳大利亚破坏中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开展新冠肺炎疫苗合作,再到为不让中国企业中标而被迫搁浅的“东密克罗尼西亚光缆项目”……在研究太平洋岛国的中国学者于镭看来,近年来,这些西方国家鉴于南太地区与中国的合作日益深化,不仅试图加强对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而且还不断新扩建联合军事基地,企图巩固自己的地区霸权体系和秩序。但在越来越重视“北望”战略的南太地区,同中国相处、合作,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五眼联盟”监督下的南太地区
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12日举行“最后一次”公投,根据最终结果,这个“离法国本土1.6万公里之遥的地方”将继续留在法国。公投前后,法国媒体一直在渲染“中国如何觊觎新喀里多尼亚镍矿资源”“如果新喀里多尼亚独立,将会成为中国的‘卫星国’或被中国吞并”。当地独立派人士则驳斥这些言论说:“我们对中国表示欢迎,原因是法国对我们进行过殖民统治,但中国人绝不会这么做。”
公投结果出来后,法国SLATE新闻网站16日仍刊文热炒“新喀里多尼亚的地位归属问题对中国影响很大”“中国视其为太平洋战略岛链”。文章说,喀中友协主席瓦米坦也是独立派领袖,原本受邀要在2020年访华,只是因疫情影响才未成行。瓦米坦在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表示,“我们对中国不感到害怕,中国人没有妨碍我们”,与中国的经济交往可以补偿与法国关系断裂后遭受的损失。
对中国与南太地区交往紧盯不放的不光法国一家。所罗门群岛11月发生骚乱后,新西兰政治评论网站“Newsroom”刊文,渲染该事件背后是中国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代理人战争”。“外交学人”网站12月17日发表题为“所罗门群岛危机表明美国需要新太平洋战略”的评论文章。作者称当前危机为华盛顿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重新构想其与太平洋岛屿接触的范围。自二战以来,美国一直坚持与太平洋地区两个“五眼联盟”伙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同对太平洋岛国进行人为、非正式的“战略监督”,它们将广袤的太平洋地区大致划分为三个区域——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
学术概念中的“太平洋岛屿地区”或媒体上常见的“南太平洋地区”,主要由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组成,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汤加、库克群岛、纽埃是该地区14个独立岛国,其中有8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和图瓦卢与台湾保持所谓“邦交”关系——编者注)。该地区还有托克劳(新)、东萨摩亚(美)、北马里亚纳(美)、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法)、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等前西方殖民宗主国的海外属地。
南太三大群岛地区是连接亚洲与南北美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向被美国视作“内湖”。据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于镭介绍,由于军事地位重要,美国主要负责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地区,在帕劳、马绍尔群岛建有大型军事基地甚至是战略导弹基地,对包括北马里亚纳在内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地区实施“战略否决”和“战略拒止”——不允许任何国家的军事力量在未经美国允许的情况下进入该地区岛国的领土、领海、领空。这是美国坚决阻挠该地区岛国与中国建交或发展互利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
美澳还想充当“警长和副警长”
美国的“战略监督”构想是,澳大利亚负责监控美拉尼西亚群岛,该地区位于澳东部,是其天然军事屏障,被澳大利亚视为“后院”。新西兰则负责监控波利尼西亚群岛地区。这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坚决反对法国继续在该地区实施殖民统治,并对法国“小动作”频频的重要缘由。法国则以“中国威胁论”恐吓澳新两国,希望继续保持在该地区的海外属地。
“外交学人”网站文章认为,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相对“忽视”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两个地区,认为堪培拉和惠灵顿应该承担大部分的安全责任。但现在,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美国把在该地区的利益“外包”给澳新两国充满危险。
经常炮制虚假报告抹黑中国的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网站11月刊文,在回顾澳过去20年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变化时提到,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崛起始于2006年斐济的政局变化。文章认为,姆拜尼马拉马执政后的斐济成为北京在南太地区扩张势力的“突破口”。也是从2006年开始,澳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出现严重分歧,在中国的支持下,“一个统一的美拉尼西亚国家集团正通过太平洋岛屿论坛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施加强大影响”。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教授理查德·赫尔判断,从2011年开始,澳失去对南太平洋集体决策的影响力,尽管澳仍是该地区最大的捐助国和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参与者。而ASPI的文章断定,澳在南太地区的战略利益直接受到来自中国的挑战,从2016年开始,澳开始变得忧心忡忡,并炒作“中国可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和所罗门群岛建立军事基地”。该文甚至还渲染称,这是自1942年美、日航空母舰编队珊瑚海海战以来,澳大利亚首次感受到“来自东方的安全威胁”。
于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法等前殖民宗主国之所以对南太地区高度重视,首先离不开该地区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钴、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南太地区14个独立岛国的陆地面积仅为50多万平方公里,却拥有30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其次,南太地区位于太平洋中部地带,扼守亚洲与南北美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二战期间就是美日在太平洋战场殊死搏杀的战略要地。西方海洋霸权的倡导者、《海权论》一书的作者马汉认为这里是世界强国争夺霸权而进行“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强调这一地区是美国“至关重要的战略区”。南太地区水深流急、岛屿密布,战略潜舰布防于此既易于隐蔽,又便于进攻。因此,美国不容许南太岛国与任何非西方国家建立军事和安全合作关系,并企图在“软、硬”两个方面巩固自己为“警长”、澳大利亚为“副警长”的地区霸权体系和秩序。
美澳等国不仅罔顾事实地在国际社会和南太地区渲染中国“新殖民主义论”“新霸权主义论”“资源掠夺论”和“债务危机论”,而且还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密切配合,试图加强对南太岛国的控制,防止该地区逐渐向中国倾斜。2018年,时任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美国决意在印太地区推行民主、法治、良政,宣布向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印太地区国家提供4亿美元推行“透明制度”。今年9月,拜登政府又计划向14个南太平洋地区主权独立的岛国每年投放10亿美元,外媒形容“这是二战以来美国在南太地区用力最大、规模最广的金援计划”。美澳还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在南太地区的军事优势。
殖民与垄断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尽管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强化对南太地区的控制,并意图离间一些岛国与中国的互利合作关系,但这一“图谋”在该地区普遍实施“北望”战略,谋求国家政治、经济真正独立的情况下难以实现。
原籍斐济、现为奥克兰大学教授的拉图瓦曾在和于镭交谈时表示,南太地区其实并不存在“中国威胁”,而是某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目的人为臆造“中国威胁论”。斐济国立大学教授、总统府经济顾问维拉姆也表示,中国是包括斐济在内的南太岛国人民真正的朋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太平洋岛国论坛提出的“蓝色太平洋计划”可以很好对接,推动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拉姆说,“资源掠夺论”、“新殖民主义论”与中国没有丝毫联系,他知道在非洲、东南亚等地。有中国参与建设的地方,经济都发展得不错。
“中国人民是我们的兄弟,没有中国的无偿援助,我们的议员或许还在树荫下开会。”瓦努阿图大酋长马尔罗说过这样发自肺腑的话。萨摩亚一位前驻华使馆官员也告诉于镭:“中国是太平洋岛国人民最可信赖的朋友,中国从不将自己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强加于岛国,也从不趁岛国经济困难时勒索、逼债。债务陷阱只是西方前殖民宗主国恐吓岛国民众,离间互利合作的工具。”帕劳一位前政要私下也表示:“帕劳不承认中国是极其错误的,对国家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来说,是一个战略性错误。”
在于镭看来,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的民族独立与自决意识很强,因此附加政治条件的西方“援助”,即使“无偿”也不受当地欢迎。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部分学者曾对西方“传统捐助国”对太平洋岛国的“捐助”进行长期调研,结果发现“传统捐助国”的“捐助”除一小部分是“人道主义援助”外,其余绝大多数是旨在推进所谓“民主”“人权”“法治”和“良政”的政治性项目,并且其效果“远非捐助国政府宣传的那样完美”。
于镭表示,南太岛国寻求经济援助和对外经贸合作的对象已不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西方垄断时代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岛国地区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合作伙伴。洛伊研究所的研究发现,中国的基础设施援助并非强加于岛国,而是岛国“积极主动地向中国争取的结果”,其过程类似商业性借贷谈判。而中国提供的援助多为低息贷款或“友好性利率”贷款,主要用于推动当地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对这些基础设施项目设置了严格的质量和管理标准。而南太岛国前宗主国大多已进入国力相对下降期,对该地区的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
南太岛国在独立前后经历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掠夺和与中国平等相待的两个时期,岛国政府和民众已具备高度的辨别力和鉴定力。全球范围经验表明,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因为与中国建立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而被重新殖民,或被剥削压榨,也没有任何一个身陷债务危机。相反,与中国相处后,一些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发展在近年实现高达7%的年均增长率,这是殖民时代根本难以想象和企及的。于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就是为什么任何“妖魔化”中国或挑拨中国同南太岛国互利合作关系的言行,都难以在该地区掀起风浪的根本原因。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