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吉大毕业生卖猪肉还债走红:在剔骨分肉中体悟踏实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2-01-04 09:15:20

  为还200万外债辞去公务员 转行卖猪肉

  走红后成负债者“树洞”在剔骨分肉中体悟踏实

  辞去公务员,拿起杀猪刀,2021年,为还债追逐过多个风口的廖立峰,选择了卖猪肉的行当。刚学杀猪时,看到猪血就反胃。但是,廖立峰坚持了下来,他每天凌晨3点起床,同时经营着两家猪肉铺。为了扩大生意,廖立峰开了网店,最近又做起了土猪肉,想打造自己的土猪肉品牌。

  生意刚起步,他还没有从经济困境中走出来,但穿着围裙站在案板前的这一年,廖立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踏实。沉淀,是廖立峰选择的年终关键词,也是沉淀和踏实,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廖立峰 31岁

  身份:广西柳州猪肉铺老板

  年度记忆:吉大毕业生卖猪肉还债走红

  从985大学毕业生、公务员再到“猪肉佬”,廖立峰似乎遭遇了人生“滑铁卢”。200万的外债曾压得他喘不过气,为还债他辞去公务员,当过旅游博主、试过带货主播,最终他选择拿起杀猪刀,靠卖猪肉还债。

  开网店做直播

  最近,廖立峰有点忙。他一边忙着办理生猪运输许可备案,一边要借车拉生猪,还要为准备年货的客人做腊肉腊肠。晚上,收工后的廖立峰还会和妻子为刚开不久的网店做直播,往往会直播到第二日凌晨。

  直播间人不多,卖的也都是自家的猪肉和农副产品。直播间里,顾客有自己的偏好,有人想要筒骨搭配后腿肉,廖立峰就现场为顾客切肉,妻子则为顾客改价格。

  除了开网店搞直播带货,此前做猪肉周边产业的计划也在推进,直播间里,廖立峰母亲手工制作的腊肠备受好评,还有粉丝留言询问腊肠配方。最近,廖立峰又忙起了土猪肉,他希望能在猪肉品质上提升,做成自己的土猪肉品牌。

  而在短视频账号上,他会分享一些猪肉相关的生活小妙招,“买猪脚一定注意这里不能吃”、“一招防止腊肉腊肠发霉”、“最嫩的猪肉是哪一块”……廖立峰说,有了粉丝关注,他也希望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识分享给大家,让粉丝能够学到一些东西。

  背后的辛苦旁人并不了解

  “吉大猪肉哥”是廖立峰的一个标签,“负债者”则是另一个。因为两次失败的投资,廖立峰欠下200万元外债,也丢失了原本安稳的生活。985名校毕业生,辞去公务员,变身猪肉佬,这个有些戏剧性的情节让廖立峰走红,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了粉丝,他甚至成为了一些同为负债者的“树洞”。

  负债者中,有和他一样因投资失败欠下巨款的公务员,也有为赚钱贷款搞投资最后债台高筑的年轻人。其中最诚心的一个专门来柳州拜廖立峰为师,要和他一样卖猪肉。然而,这位“徒弟”没几天就干不下去走了。“他可能看到我一个月能赚3万,想过来学,认为也能赚3万,结果才发现原来杀猪那么累啊,刮猪毛那么脏啊,凌晨就起床那么辛苦啊,割肉那么麻烦啊,然后就坚持不下来了。”

  廖立峰说,很多人只看到他赚钱的喜悦,但背后的辛苦旁人并不了解。好像卖猪肉就能轻轻松松月收入3万,挣一笔快钱。和同为负债者的粉丝聊天时,廖立峰经常说,卖猪肉和任何一个行业一样,都不容易,有赚钱的时候,也有赔钱的时候,重要的是坚持下去,在时间里沉淀自己。

  他的视频里没有凌晨起床杀猪的辛苦,也没有脏污的路面,更不会有他被追债的压力。视频里,只有那些廖立峰有些腼腆地介绍着猪肉相关的小妙招。廖立峰说,被关注后他确实有些压力,也不敢去表露太多情绪,尤其是当他知道粉丝中有很多和他一样的负债者。“我不想让他们看到任何一点负能量,我自己难受、难过的时候我也不愿意表现出来,我不想把不好的东西带给他们,我希望给他们一些更好的东西,哪怕对他们有那么一点点的帮助也好。”

  沉淀让我看到希望

  沉淀,是廖立峰给自己的年终关键词。

  被债主追上门时,廖立峰也曾绝望感到撑不下去。为了还钱,他也追逐过不少所谓的“风口”。2020年,他看到拍Vlog很火,便买了一些设备,打算做一名旅拍博主,既能赚钱还能到处走走做自己想做的事。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他出不了门。

  疫情时,直播带货也成为风口,廖立峰又当起主播,卖起了家乡的螺狮粉。然而,风口并没有带来钱,接踵而至的仍是催债电话。

  走投无路时,他在朋友的推荐下决定去当一名猪肉佬。家里人不理解,外人冷嘲热讽,廖立峰自己也经历过挣扎和矛盾。刚去屠宰场时,一刀下去猪血喷溅,看得他一阵反胃,猪血溅到身上,他会马上回家换衣服。

  但身上的债务容不得他多想。他每天凌晨3点起床,去屠宰场选猪,选完猪以后就交给工作人员宰杀、剃毛、剖肚,之后把猪拉回自己的档口,剃骨分肉,再开始一天的售卖。两个档口在不同的市场,他经常要忙到晚上十点才能休息。催债电话让他不敢停工,有一次闹钟没电起来晚了,没赶上早上杀猪,廖立峰生了一早闷气。

  卖猪肉近一年,廖立峰说生活上最大的变化是从过去瞎忙到现在有计划性地去忙,不像“追风口”时跟无头苍蝇似的,而是在剔骨分肉中体悟到踏实的可贵。他还没有从经济困境中走出来,但早已卸下思想包袱,每天规律地奔波在屠宰场和猪肉铺之间,去赚自己的生活。“我觉得比以前想法很多却实现不了好了很多,踏踏实实地去做,一点一点去赚,虽然没还上很多钱,但至少看到了希望。”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徐亚旻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