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轻型反坦克武器”(NLAW)
据外媒报道,近日乌克兰政府军在该国雅沃里夫军事训练场,使用“下一代轻型反坦克武器”(NLAW)进行训练。这是乌克兰政府军在1月下旬接收该型反坦克导弹后进行的首次训练,同时也对首批操作员进行培训。
NLAW:近距离防御武器
NLAW是由瑞典萨博-博福斯动力公司和泰雷兹防空集团在英国国防部的资助下,于2002年开始研制的武器系统。最初被称为“主战坦克及轻型反坦克武器”,意为可击毁主战坦克的轻型武器系统,定位是步兵使用、一次性、发射后不用管的轻型反坦克导弹。
NLAW发射后沿预定弹道飞行,采用掠飞攻顶和直接攻击两种打击方式。弹体设计一改传统圆柱体,弹头粗而弹体细,配备空心装药破甲战斗部,因而整个武器系统重量较轻。NLAW能有效打击装甲目标,摧毁钢混结构掩体和简易野战工事。该弹的最大缺点是射程太近,是一款近距离防御武器。
第1、2代制导技术落后
反坦克导弹作为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和掩体工事的重要武器,作战威力令“陆战之王”忌惮三分。当前,各国装备的主流反坦克导弹已发展到第3代,少数第4代也逐渐崭露头角。
第1代反坦克导弹采用目视瞄准与跟踪、手工操纵、有线传输指令的制导方式。战斗部采用高能炸药,最大破甲厚度为350毫米至500毫米。代表型号有苏联AT-3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3000米。导弹发射后,射手用肉眼观察导弹轨迹,修正操纵指令,以保持导弹平稳飞行,直至命中目标。第1代反坦克导弹的缺点是制导时间太长,极易暴露射手位置。
第2代反坦克导弹普遍采取目视瞄准、红外自动跟踪、有线传输指令的制导方式,解决了第1代反坦克导弹射手负担过重问题。战斗部采用聚能装药,最大破甲厚度为800毫米,但导弹发射后,射手位置被暴露时间过长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第3、4代走向智能化
第3代反坦克导弹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射手只需选定目标,发射导弹后即可转移撤离,极大地提高了生存几率。“发射后不管”主要依靠自寻的制导技术,常见的有红外成像制导、毫米波主动制导、电视制导等。另外,第3代反坦克导弹多采用聚能装药战斗部或多级串联战斗部,最大破甲厚度达1000毫米,并具有反复合装甲、贫铀装甲等先进装甲能力。
以色列“长钉”是第4代反坦克导弹的代表。该系列反坦克导弹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与作战单位或指挥机构共享数据,而且还可以在飞行途中更改目标或自寻的发起攻击,具备智能化和网络化作战能力。这也是未来反坦克导弹的发展方向,即不仅作为火力单元存在,还是作战网络和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场上发挥更大效能。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