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星”光因梦想闪耀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2-02-21 11:03:08

“星”光因梦想闪耀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

■解放军报记者 谭靓青 杨 悦

舱门打开那一瞬,王永志仿佛又变成那个站在发射架前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翟志刚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这则新闻,王永志看了一遍又一遍。

那片星空,承载着王永志的青春与梦想。为了推开中国人迈向太空的大门,他付出了多年的汗水和心血。

从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导弹成功发射,到今天我国进入空间站时代,担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的王永志,见证了我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许多重要历史时刻。

当年发射架前的年轻人,如今已是耄耋老人。但他那颗向往星空、矢志报国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

“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我当时就想,国家得有强大的国防,叫别人不敢欺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抱着“不让人欺负”的目标,王永志考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

1957年,王永志迎来人生一大转折:这一年,他在莫斯科航空学院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从此,王永志的命运与中国航天紧紧相连。

针对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导弹射程不够的问题,王永志大胆提出解决方案:从火箭体内泄出600公斤燃烧剂,导弹就能达到预定射程。

本来火箭能量就不够,还要往外泄?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不可思议。王永志鼓起勇气找到发射场技术总指挥钱学森,谈了自己的想法。钱学森听后,马上把导弹总设计师叫过来叮嘱道:“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说的办!”果然,这个方案实施后,导弹射程增大了,连打3发都进入了目标区,试验取得成功。

这种大胆创新的精神始终贯穿在王永志的科研工作中。

1986年,时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的王永志,与一批科学家悄悄酝酿着一件后来震动航天界的大事:在“长征二号”火箭基础上,捆绑4个助推器,形成新型大推力火箭——“长二捆”。

王永志说:“当时,我们想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研制大推力捆绑火箭,把中国的运载火箭推向国际市场。”1988年底国家批准了这个项目,要求18个月内完成研制任务。王永志代表研究院立下“军令状”。在一些外国同行看来,没有3年时间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王永志和同事们用事实作出了最好的回答——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首飞成功。

1992年,花甲之年的王永志接受了人生又一次重大挑战——担任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力主采用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方案。

为提高航天员安全系数,王永志主持设计出能满足多种要求的载人航天飞行轨道。为了解决火箭上升阶段航天员海上应急搜救的难题,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飞船就近飞往3个海上预定落区,实现海上选点的救生方案。

“把中国人送上太空,这是我心中的终极目标,即使再紧张再累,我也无怨无悔。”王永志忘不了给90多岁的钱学森贺寿时的情景。钱老把王永志送来的礼物端端正正放在书架上,时常认真端详——那是一艘“神舟”飞船模型。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返回地面,遨游太空的杨利伟走出舱门向大家挥手致意。

那一刻,举国欢腾,王永志激动得热泪盈眶。

2004年2月20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后,72岁的王永志动情地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同祖国、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大有作为。”

当人们仰望星空时,在银河一隅,有一颗名叫“王永志星”的小行星。那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王永志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永久编号第46669号。

梦想绽放光芒。在茫茫太空中,这颗编号第46669号的小行星,仿佛沧海一粟。它像许许多多的航天人一样,默默运转在宇宙一隅。但是,这颗小行星因为梦想而闪耀,照亮了中国航天人前行的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