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陈士良:如果认同“九二共识”何需“招兵买马”

陈士良

陈士良,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创始人原院长书记,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秘书长。国台办海研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副秘书长,泛亚智库研究员。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两岸关系、文化习俗等领域研究,出版专著三部,在中评网、联合时报等媒体公开发表评论文章五十余篇。

陈士良

陈士良(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 陈士良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俄乌战火爆发后引发民进党蔡英文当局的一片恐慌。为此,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一方面进一步勾连美国反华势力,继续购买各种武器装备,并花巨款邀请一些美国前高层官员密集窜访台湾,重弹美国对台湾的支持“坚如磐石”的老调,以便为其压阵和壮胆,继续欺骗岛内民众;另一方面则匆匆忙忙编辑和发放所谓“民众求生避难手册”,并要求各县市盘点防空避难设施,甚至编列2400亿元新台币的特别预算用于发展“雄升”等导弹,还声称要恢复征兵制,大肆“招兵买马”。由此导致广大民众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根据岛内媒体最新的民调结果显示,约有55%的民众对当前的台海局势感到担忧。可见,在民进党蔡英文当局的主政下,广大民众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是积极“避免战争”还是不断“引火烧身”。长期以来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里,而只是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度中。尽管因为数十年前的国共内战致使海峡两岸目前仍然处于分离的状态,但是大陆一再强调和坚持两岸“和平统一”。自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大陆始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也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是因为大陆保留了采取包括非和平方式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的两岸统一选项,才使得岛内“台独”分裂势力及外部干涉势力无空可钻,有效地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当然,只有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的统一,才最符合2300万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也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但是,岛内的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以及“台独”分裂势力却不顾广大民众的福祉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仅极力推动“去中国化”的“渐进式台独”,而且不断通过“倚美谋独”“以武拒统”,试图将台湾从中国的领土中分裂出去。为此,我们一再警告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台独”是死路,“台独”就意味着战争。然而,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怂恿下,一再用“切香肠”的方式不断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导致两岸关系持续处于紧张的状态。对此,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曾多次呼吁,(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在处理两岸事务时,应该要走一条“避战谋和”的道路。即一方面要避免两岸战争,另一方面要与大陆谋求和平,才能真正做到安和乐利。不过,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却一再将大陆的警告和马英九等岛内有识之士的忠告当作耳边风,完全置之脑后,甚至继续加大推动“台独”分裂路线的步伐,企图“以武拒统”,不断引火烧身,致使两岸关系越来越处于战争的边缘。

是要“九二共识”还是要“招兵买马”。自民进党蔡英文当局2016年5月上台以来,始终否定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并在推动“台独”路线的过程中,将2300万民众绑上“台独”战车,使台湾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之一。2022年1月1日,民进党蔡英文当局还特别成立“全民防卫动员署”,并编辑下发“民众求生避难手册”,甚至要求各县市盘点防空避难设施。此外,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为了因应岛内部分部队战斗人数出现严重短缺的现象,最近一再表示要“恢复征兵制”,还要“招兵买马”,扩大现有部队人数的三分之一编制,由此引发岛内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的强烈反对。回顾2008年至2016年国民党马英九当局在台湾主政时认同“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人员往来非常密切,各领域交流与合作频繁,可谓春暖花开。但是,现在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却在岛内煽动“反中、仇中、抗中”情绪,发展所谓的“不对称战力”,使两岸关系几乎处于兵凶战危,硝烟弥漫的境地。特别是俄乌战火爆发以来,民进党蔡英文当局更像热锅上的蚂蚁,不仅在国际上进一步抱紧美国的大腿,在岛内更是营造战争的氛围,将广大民众的纳税钱越来越多地用于“扩军备战”。大陆多次强调,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亲如兄弟的一家人。只要民进党蔡英文当局认同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只要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在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上与大陆进行沟通、交流、对话、谈判,那么台湾何需用那么多民众的“血汗钱”去“招兵买马”吗?我们必须再次正告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面前,你们“招兵买马”“以武拒统”只会是以卵击石,螳臂挡车。只有认同“九二共识”,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实现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与和平统一,一起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才会提高岛内民众的福祉,迎来台湾美好的前景,开创国家兴旺强大的未来。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黄杨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