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科技赋能中医 遥距义诊抗疫——探访香港浸大中医抗疫远程医疗中心
中新社香港3月29日电 题:科技赋能中医 遥距义诊抗疫——探访香港浸大中医抗疫远程医疗中心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中医抗疫远程医疗中心由课室临时改建而成。课室摇身一变,成了抗疫行动指挥中心、医疗工作站、热线电话中心等。
第五波疫情暴发后,浸大迅速行动,成立中医抗疫远程医疗中心,推出“2019冠状病毒感染人士免费网上诊症服务”,为在家居隔离的患者或检疫人士,提供免费的视像咨询和诊症服务,并以快递形式派送中药。浸大还参与香港医院管理局统筹的“安老院舍中医诊疗服务”,为100间安老院舍的1358名确诊院友和员工提供遥距中医诊症或外展中医服务。
记者探访的当日,医疗工作站的视像通话不断,穿着白袍的医师耐心地询问患者病情、解答他们关于送药的疑惑,每位医师面前都放着一部手提电脑和一部平板电脑,便于与病人沟通。
正向记者介绍中心运作情况的浸大协理副校长(中医药发展)兼中医药学院临床部主任卞兆祥也略压低声音,以免影响到进行中的诊症服务。卞兆祥说,一个医师就构成一个医疗工作站,而类似工作站共有20个,一周七天运作,每日有1000个预约求诊名额,医师们工作量非常大。自服务启动以来,共接诊逾2万人次,开出约1.5万个处方。
“从目前服务的病人情况来看,中药对轻型、中型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一般病人在服药后,3到5天症状很快可以改善,快速测试结果也很快能够转阴,这样也减轻了患者对自己病情的担忧。”卞兆祥提到,浸大团队对于临床治疗有一套“港版”方案,这是参考了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并结合中国内地专家指导意见和香港患者特征而修订。
何为香港患者特征?卞兆祥解释道,香港常年气候潮湿,体现在新冠患者临床特征上则为湿邪症状较为明显,“那么在治疗和用药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祛湿的重要性。”
浸大是本次疫情中全港首个提出并实践中医遥距诊症及义诊的大学,浸大校长卫炳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从推出计划至投入实践,挑战无处不在,“每天都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疫情之迅猛出乎意料,接连有职员确诊令人手紧绌、物流受阻导致中药无法及时从内地运抵香港、派送药物的快递服务又受影响。“我们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到3月10日才基本把问题全部解决了。”现时中心运作早已步入正轨,过程顺畅。
这次科技与中医的结合应用,在卫炳江看来只是一个开端,浸大团队将继续把这一模式发展下去,将中医中药文化传播至海外,令海外华人享用到服务之余,也令各国借此更了解中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浸大校董会主席陈镇仁相信,作为集结科研人才、不同学系、科研基础和设备完善的实验室之大学,理应在抗疫过程中主动有所承担。这次浸大中医学院的挺身而出,不仅收获社会正面评价,证明了中医药抗疫的独特效用,也为日后中医医院的营运及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连日来疫情稍见回落,仍于高位徘徊。浸大中医团队主动承担了专用于接收轻症感染长者的启德暂托中心内400床位,首批医师、护理及行政团队已于3月27日进驻,并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在中医抗疫远程医疗中心指挥室的黑板上,写满了远程医疗中心及各间安老院舍的诊治、派药情况。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记录中间,有几行诗,其中一句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