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从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到市场净化,回顾一年来种业各个领域的新变化、新成绩,正在海南三亚参加2022中国种子大会的专家纷纷表示,种业振兴行动开了个好局。
带领团队在三沙发现永兴棉花,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道去年最重要的收获之一。这一多年生、半野生种陆地棉被列入全国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对深入了解陆地棉的驯化历史和拓展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种质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源头。2021年,我国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迄今已新收集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分别达到11万份、6万份和5万份,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建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农作物、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
会场热烈讨论之际,40公里以外,一座国家级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建设正酣,已收集全球各地约11000种野生稻品种。“野生稻是未来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最基础的自然材料,我们进行了抢救性收集并安全、有效保存。”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庆文介绍,该项目将打造世界一流的野生稻优异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开发利用平台。
一年来,创新攻关持续推进,部分品种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11月,广明2号等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填补了国内空白。
“有没有”方面逐步突破,“优不优”也成为育种科研人员的关注重点。“通过挖掘产量和品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我们将利用更好的基因组合培育新品种。”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丰说。去年,该研究所选育的多个丝苗米新品种通过认定,较好兼顾了高产、优质、抗病特性,目前正与企业合作推广。
作为种业创新的关键主体,企业正加快联结科技和资本,打通研发和市场。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解决了脆秆稻、高蛋白玉米、抗黄萎病棉花的产业化难题。该公司总经理张琴说,合作过程中科研单位逐步深入了解并适应商业化育种,以市场化为导向优化研究思路。
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让企业有了更多获得感。2021年,经历长期维权,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诉白玉菇菌种侵权案终审获得胜诉。该公司负责人张文宏说:“侵权者付出了沉重代价,企业很受鼓舞。”
2021年7月,农业农村部启动了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各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设立执法机构开展执法。今年3月,新修订的种子法正式实施,扩大了保护范围,延长了保护环节,提高了惩罚力度,降低了维权难度。一年来,我国植物新品种案件同比增长88.7%,品种权人胜诉率超过70%。
市场环境持续改善,参会企业人士对发展前景信心十足。从2015年到2021年,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营收从15亿元增加到35亿元。“未来,中国种业市场容量和行业集中度将较快提升,龙头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该公司监事会主席彭光剑说。(记者赵颖全、罗江、陈凯姿)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