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桂林7月30日电 题:广西百岁渔家女:传统打渔变手艺表演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作者 赵琳露 杨宗盛 欧惠兰
站在木船上,近百岁高龄的唐二妹娴熟地划着双桨,在浔江放网打渔。
唐二妹家住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这里的民众世代沿浔江而居,境内浔江河段的石门塘素有“河鱼仓库”之称。浔江是珠江流域西江干流中游河段,古时水运发达时,瓢里也被称为龙胜的“小上海”。
近日,记者走进瓢里镇,在群山环抱下,浔江两岸风光旖旎。在渔业队码头,数艘四五米长的木船停靠在岸边。唐二妹与女儿黄彩玲划着木船在江中打渔。不到半小时,两人用渔网打到了多条穿条鱼。
唐二妹身材瘦小,满是皱纹的脸上布满了老年斑,可精神矍铄。今年99岁的唐二妹说,她家祖祖辈辈都以打渔为生。她16岁跟随丈夫在船上打渔,在水上生活了数十年,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打渔、卖鱼、补渔网、到山里挖虫做鱼饵……
“那时候(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住在船上,生活好苦。打的鱼也舍不得吃,要拿去卖钱,然后买米、买油盐,还要供小孩读书。”唐二妹回忆说,当时家里有两条船,十米多长的大船住着一家9口人,一条小木船用来外出打渔。她最怕遇上刮大风下暴雨的天气,晚上住在船上根本不敢睡。冬天又冷,棉被也不够用。
今年58岁的黄彩玲仍记得,她小时候生活在船上,父母会在他们兄弟姐妹的腰间用绳子绑上一只葫芦,人要是掉到水里也不会沉下去。
随着瓢里渔业不断兴盛,1968年,近130名渔民结束了“水上漂”的生活,上岸定居并成立渔业队和运输队。唐二妹一家也从木船搬到了岸上,紧邻浔江而居,仍以打渔为生。依靠打渔,唐二妹夫妇养大了七个儿女,生活也日益好转。
捕捞多了,鱼慢慢少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当地民众很少还以打渔为生。渔业队从最多时的100多户,到如今仅剩7户。年事渐高的唐二妹也很少打渔了,但她的儿子黄朝光、女儿黄彩玲则接过了父母的“衣钵”,并一直沿袭着祖辈传统的放网打渔方式。
唐二妹说,靠水吃水,也要保护水(生态),这样才能世代有鱼吃。
据了解,为保护生态环境,瓢里镇严禁电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每年还有4个月禁渔期。“生态美镇”的发展理念让瓢里镇成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
2019年,唐二妹一家从老木屋搬进了浔江边一栋砖木结构的3层楼房,家里通上了自来水。如今,唐二妹一家五代同堂,有近40口人,生活其乐融融。
虽已近百岁高龄,以前也常感叹“最苦就是打渔”,但老人始终放不下拿了一辈子的渔具。中午闲暇时,唐二妹在家门口补起了渔网,手拿一枚竹制的网针在细密的渔网线中来回穿梭,动作麻利。
黄彩玲说,母亲身体很好,每晚都喝一小杯米酒。耳不聋眼不花,还经常拾柴、劈柴、做饭,闲不下来。
唐二妹家里的酸坛子常年泡着酸藠头,用来泡生鱼片吃。“瓢里鱼生”是当地最具特色的传统菜,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前煮鱼的时候,鱼肉都是分给小孩吃,唐二妹只喝一点鱼汤。“现在生活好多了,吃鱼吃的好多”。
近年来,当地以深厚的“渔”文化为基础,推出鱼宴节,举办原始捕鱼手艺表演、鱼苗放生、鱼生制作技艺竞技、长桌宴等文旅活动,并对瓢里老街进行修复开发,重塑瓢里骑楼街和滨江水运码头,打造文旅特色小镇,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炎炎夏日,瓢里老街和滨江水运码头又开始热闹起来。唐二妹的儿子黄朝光、女婿吴运华在打渔之外,也有了新的“工作”。每年的鱼宴节期间,他们会向游客展示传统的打渔方式。
唐二妹则静静地站在浔江边,看着祖辈传统的打渔方式变成手艺表演。她知道,这项改善其家庭生活,陪伴其一辈子的传统打渔方式有了新的“生机”,不会消失。(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