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直击鄱阳湖罕见“汛期反枯”:湖区大幅“瘦身” 元宝枫滴灌“解渴”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社会综合      2022-09-07 18:22:42

  中新社江西九江9月7日电 题:直击鄱阳湖罕见“汛期反枯”:湖区大幅“瘦身” 元宝枫滴灌“解渴”

  中新社记者 吴鹏泉

  受持续高温少雨和长江来水偏少共同影响,正值汛期的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却在喊“渴”,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

  “6月下旬以来,江西全省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蒸发量为同期降雨量的两倍;7月以来,长江中上游来水较同期偏少四成。”站在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前,鄱阳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四级主任科员黄晓对中新社记者说道。

图为9月6日,江西省鄱阳湖湖区,白鹭等鸟类在浅滩中栖息觅食。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刘占昆 摄

图为9月6日,江西省鄱阳湖湖区,白鹭等鸟类在浅滩中栖息觅食。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9月6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退至7.99米。黄晓说,这是1951年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鄱阳湖进入极枯水期(8米以下)。目前,湖区面积和容积均是常年同期的十分之一左右。

  连日来,中新社记者在鄱阳湖湖区采访看到,原本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幅“瘦身”,湖水退去形成广袤的湿地草洲或干涸滩涂,甚至不少湖床出现龟裂。

  位于江西省庐山市的千年石岛“落星墩”是鄱阳湖中的一处地标,如今已“水落墩出”,周围湖床变成“草原”,湖风拂过,草浪起伏;在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附近水域,丰水期浸泡在水中的明代古桥“千眼桥”,较往年提前近四个月显露真容,大片河床裸露在烈日之下,恍惚以为是一片“沙漠”……

  “以前都是冬天来,现在头一次穿着短袖看到‘千眼桥’,感觉很不一样。”在鄱阳湖畔生活了50余年的冯涛直言,此前从未见过这番景象。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环湖地区旱情日益严重。在鄱阳湖畔的都昌县多宝乡林场,一台挖掘机不停挥舞着“大臂”,为一口直径5米、深8.5米的蓄水池进行场地平整。山泉水顺着一根水管缓缓注入蓄水池内。

9月6日,在鄱阳湖畔的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林场,一台挖掘机不停挥舞着“大臂”,为一口直径5米、深8.5米的蓄水池进行场地平整,山泉水顺着一根水管缓缓注入蓄水池内。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刘占昆 摄

9月6日,在鄱阳湖畔的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林场,一台挖掘机不停挥舞着“大臂”,为一口直径5米、深8.5米的蓄水池进行场地平整,山泉水顺着一根水管缓缓注入蓄水池内。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都昌县多宝乡工作人员高潮对记者表示,多宝乡林场种植了大概400亩元宝枫,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部分元宝枫已出现枯萎迹象。“我们就把山泉水引入蓄水池,然后通过水泵运水,再用管道给元宝枫滴灌‘解渴’。”

  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通报,截至9月6日16时统计,干旱灾害已造成江西425.3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9.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58.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2.6亿元人民币。江西全省累计投入抗旱人数251.42万人次。

9月6日,在鄱阳湖畔的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林场,一台挖掘机不停挥舞着“大臂”,为一口直径5米、深8.5米的蓄水池进行场地平整,山泉水顺着一根水管缓缓注入蓄水池内。(无人机照片)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 刘占昆 摄

9月6日,在鄱阳湖畔的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林场,一台挖掘机不停挥舞着“大臂”,为一口直径5米、深8.5米的蓄水池进行场地平整,山泉水顺着一根水管缓缓注入蓄水池内。(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作为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江西日前出台了30条抗旱救灾举措。其中提出,综合采取建设排灌站、开挖抗旱井、调配抽水机等方式,加强电力保障、优化配置水源,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对没有灌溉条件或工程性缺水的农田,要加强保墒措施,想方设法进行补灌。

  江西水文部门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鄱阳湖水位将继续走低,建议做好提水保水工作,保障湖区生活用水、农业灌溉,防范鄱阳湖水位快速下降对湖区及周边带来的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左秋子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