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美国航天器成功撞击小行星 地球保卫战能不能行得通?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寰球热点      2022-09-28 14:00:17

美国航天局“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26日撞击一颗近地小行星,以期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图源:美国航天局)

美国航天局“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26日撞击一颗近地小行星,以期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图源:美国航天局)

【华夏经纬网综合报道】在太空中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飞行后,执行美国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航天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6日19时14分(北京时间27日7时14分)成功撞击了一颗名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美国航天局表示,这是世界上首次旨在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撞击威胁的测试任务。

大约6600万年前,一度统治地球两亿年的恐龙因为一颗天外小行星撞击地球就此走上末路。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倘若又有一颗小行星径直向地球飞奔而来,人类是否有能力偏转小行星,避免悲剧的发生?

距离地球1100万公里

美国航天局视频直播了26日的撞击测试过程。该机构随后在其官网称,重约570千克的航天器当日以约22530公里的时速成功撞上名为“迪莫弗斯”的小行星。被撞击的这颗小行星是一个近地双小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的一个,直径约160米。它环绕另一颗直径约780米的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飞行。研究人员估计,撞击位置距“迪莫弗斯”中央大约17米。撞击发生时,两颗小行星与地球的距离在1100万公里以内。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于2021年11月24日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飞向小行星“迪莫弗斯”和“迪迪莫斯”。美国航天局表示,这两颗小行星都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该项任务是美国航天局首次尝试在太空中移动小行星,以验证通过“动能撞击技术”改变小行星运行轨道从而保护地球的可行性。

DART航天器接近小行星“迪莫弗斯”。(图源:美国航天局)

DART航天器接近小行星“迪莫弗斯”。(图源:美国航天局)

两个月后出验证结果

小行星“迪莫弗斯”原本每11小时55分钟绕“迪迪莫斯”飞行一圈,被航天器撞击之后,这一时间可能会缩短10分钟,两颗小行星之间的距离将稍微拉近。但该项任务的团队成员表示,研究人员需要大约两个月才能确定被撞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迪莫弗斯”的轨道发生改变,这将是人类首次改变太空中自然天体的运动。“我们正在开启人类的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可能有能力保护自己免受危险的小行星撞击之类的伤害。”美国航天局行星科学部主任格莱兹表示。美国航天和航空小组委员会主席、众议员唐·拜尔称DART任务是“历史性的成功”。

DART航天器撞向一颗小行星。(图源:美国航天局)

DART航天器撞向一颗小行星。(图源:美国航天局)

小行星撞来了怎么办?

地球在宇宙中看似宁静,却无时无刻不处在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之下。据欧洲航天局测算,目前约有2.7万颗近地小行星,其中1200颗有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美国航天局表示,直径超过1000米的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足以造成恐龙灭绝等级的严重破坏,但它们更容易被观察到,目前未发现可能撞击地球的此类小行星;而体积较小的小行星不足以对地球造成太大的破坏,大部分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就被烧毁了。因此真正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直径通常在140米到1000米之间,它们更难被发现,但如果撞击地球仍可能造成大规模破坏。

虽然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毁灭性风险还很遥远,但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今年9月有近30颗小行星近距离掠过地球,仅9月26日就有4颗小行星掠过地球。目前通过航天器自主导航与小行星“故意”发生碰撞,使小行星偏离原来轨道,即“动能撞击技术”,是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相对简单且技术成熟的方法。利用该技术,人类发射的航天器可以每秒数公里的速度直接撞向有威胁的小行星。

美国航天局“小行星之眼”(图源:央视新闻)

美国航天局“小行星之眼”(图源:央视新闻)

中国也有“行星防御计划”

面对小行星频繁造访地球,中国也在行动。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今年4月24日的中国航天日当天表示,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吴艳华表示,中国要完善建立地基天基对小行星的监测预警系统,不仅要编目,关键是分析判断哪些是重危型;要对是否有可能解除这些威胁进行技术研究和攻关。同时,中国还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组织编制近地小行星防御发展规划,开发近地小天体防御仿真推演软件,并组织开展基本流程推演。

吴艳华说,中国将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2025年、2026年,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实施就近撞击,并就改变其轨道进行技术实验,为未来人类应对小行星地外天体对地球家园的威胁,作出中国新的贡献。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新社、环球时报、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姚思寒
寰球热点
国际观察
国际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