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由“防”转“治” ,中国多措并举加大新冠重点人群保护力度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大陆新闻 > 时事要闻      2023-01-06 08:51:30

中新社北京1月5日电 题:由“防”转“治” ,中国多措并举加大新冠重点人群保护力度

中新社记者 李纯

日前,中国官方发布通知,部署对新冠重点人群的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这份通知提到,“预防和减少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发生,确保疫情防控‘迎峰转段’平稳有序”。

“新十条”优化措施发布后,中国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病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尤受关注。保护新冠重点人群,为其提供健康服务和医疗救治,关乎中国疫情防控的平稳过渡。

如何加大对新冠重点人群的保护力度?一方面在于健康管理。中国疫情防控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也随之转变,聚焦分类分级的健康服务和医疗救治。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中国将新冠重点人群分为三类,即重点人群(高风险)、次重点人群(中风险)、一般人群(低风险),分别以红、黄、绿色进行标记。颜色不同,医疗服务亦有区分。

例如,对于黄色标记的感染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每三天随访一次,可根据需要加密随访频次,至居家治疗观察结束。对于红色标记的感染者和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人群,社区(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协助其转诊,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也可通过急诊就诊。

可以看到,中国各地正据此行动,加大对新冠重点人群的保护力度。

例如,自1月2日起,贵州省为全省133万重点和次重点人群免费发放防疫健康包;天津市要求加快扩大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覆盖面;湖南省近期组建166支应急处置支援队伍和105支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织密“一老一小”防疫安全网。

值得一提的是,疫苗接种也在同步推进。中国已开放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首先便是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等群体中展开,为新冠重点人群再披一层“护甲”。

加大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在于医疗救治持续发力。

据统计,中国现有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各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应开尽开、应设尽设”,同时简化就诊流程,增加药品配备,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这也为新冠重点人群寻医问药增添了便利。

中国官方也要求,对于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一旦发现感染,要及时转诊至有诊疗能力的上级医院。

“这样的老年人我们要求马上转诊,直接到三级医院就诊,因为这个时候只有到三级医院才有可能把重症给降下来。”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如是指出。

之所以被划为“重点”,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老年人、有基础病人群等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重症乃至死亡的风险较高。重症患者救治也成为当前中国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积极改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增加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储备,扩容重症医疗资源。

同时扩容的还有急诊接诊能力。在“所有医疗机构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对患者进行拒诊”的基础上,国家卫健委要求,对急诊留观的重症患者实现24小时清零收治,把急诊资源更快速地循环周转起来,收治更多重症患者,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几天后,中国将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值得注意的是,实行“乙类乙管”本身就是在加强对新冠重点人群的保护。

在此前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表示,调整为“乙类乙管”后,中国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确立为“保健康、防重症”,工作重心由防范全人群感染转移到保护重点人群、降低重症和死亡,目的还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由“防”转“治”,中国防疫政策的调整有助于汇聚更多资源,用于需要保护和救治的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服务、推动疫苗接种、扩容医疗资源、强化重症救治,中国正多措并举做好新冠重点人群的防护与救治,加大力度保护这些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文章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姚思寒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