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中国战“疫”这三年】五大关键字解读⑤:“常”——回归常态,久久为功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热点聚焦      2023-02-15 10:07:47

112

三年抗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打出“抗、防、统、优、常”组合拳、整体战,一路赢得战略主动。五指成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一以贯之。疫情尚未远去,大考仍在继续。中国正走过艰难时刻,希望之光照亮未来。根据整理出来的这五个关键字,华夏经纬网新闻评论频道推出【中国战“疫”这三年】系列策划,今天带来第五篇章“常”——回归常态,久久为功。


1121

“常”:一切如常万象更新 咱老百姓的朴素追求

“生活如常”——这是许多人的新年愿望。

“常”字背后是中国人“寻常日子寻常过、万般滋味皆生活”的朴素追求。

最近一段时间,大街上再也看不到铁皮隔断,看不到大白小白,只有摩肩接踵逛街购物的人群,很多人甚至连口罩也不戴了。站下脚步听,喇叭里也没有了防控形势的宣传和扫码的提醒,只有此起彼伏的促销声,望着这热闹的场面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难道病毒就这样消失了?我们的日子真的回到了三年前?

病毒去哪儿了?

病毒会消失吗?应该不会,目前只是大部分人已经阳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中心发布最新报告:中国感染人数超过9亿,并且绝大多数出现明显症状。根据相关数据,89%的人在过去的一个月经历了感染。根据以上信息来看,目前这些大部分感染过的群体内已经有了抗体,只要没有变异株,病毒暂时对这些感染过的人造成不了威胁,也就不具备传染性。有人说,病毒在我们每个感染过的人的身体里,它被免疫系统及药品打败了,但还在潜伏,等身体免疫力弱了还会跑出来。

那么,新冠病毒到底在哪儿呢?会不会像当年的非典一样,肆虐之后就消失了?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会消失,因为它还在不断变异。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疾控中心病毒所研究员陈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已经检测出1例奥密克戎变异株XBB病例,同期检测出33例XBB变异株及其亚型输入病例。好在,XBB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大范围流行。所以说,病毒还在,只是暂时没有能力兴风作浪,我们也不能麻痹大意。

我们该怎样做?

这个冬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病毒的厉害,在媒体的统计中,76%的受访者认为感染新冠比感染流感难受得多。特别是对于老年人,非常不友好。我们身边老人去世的消息层出不穷,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人,有很多在与病毒的搏斗中都没有取胜。

莫说是老人,就是很多青壮年也感受到了感染新冠病毒的厉害,高烧,剧烈的咳嗽,心肌炎,拉肚子,身体虚弱,各种不适症状持续很久。总之,只要病毒在世界范围存在,疫情对人类的威胁在短期内就不会消失,但最终,人类是会战胜新冠病毒的,只是目前还不要大意,做好个人防护还是有必要的。

期待春暖花开,期待生活如常。


“常”:优化调整防控政策 防控进入新常态

商务、探亲、就业、学习、旅游、访友……这几天,各地出入境管理局接待大厅里,咨询办理相关业务的人逐渐增多。

1月8日起,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一系列变化因此发生: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医疗机构不再以患者核酸阴性或者阳性进行分诊;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进口冷链食品不再抽样检测……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指出,常态化情况下,一般不需要采取紧急防控措施。

没有三年鏖战,哪来今日“正常”?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不是“躺平”、放任不管,也绝非所谓的“全面放开”。中国不断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该管住的管住,该放开的放开。

中国防疫政策动态调整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俄罗斯《今日俄罗斯》:稳步迈向防疫新常态——在中国,疫情整体情况相较三年前已经有了很大不同,民众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和自我保护的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当前,民众依然保持着佩戴口罩、注意卫生、避免不必要接触等良好习惯,因此更宽松的政策并不意味着放松被感染的警惕。中国正稳步迈向防疫新常态,接下来的重点放在保护老年人、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等工作上。

日本《中文导报》:因时因势优化政策——文章指出,中国对待防疫的态度始终是因时因势、循序渐进的。随着人们对疾病和病原体的认识普遍加深,人群免疫水平逐渐建立以及抵抗力的增强,适时调整防控政策是恰当的、科学的、合理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动态调整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而是更加科学精准地把相关资源放到最重要的防控任务和救治任务上来。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建立在科学评估之上——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标志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是建立在对病毒变异和疫情形势的科学评估之上,符合自身国情。目前中国疫情形势整体可控,生产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中国经济将出现反弹,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常”:百姓生活重回正轨 城市逐步恢复生机

在国家的保护下,不少人在疫情出现三年后才第一次和病毒直接“交手”。居家养病、“躲病”几周后,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

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正在恢复生机。在大都市,戴着口罩的上班族挤满了地铁列车;曾搁浅的旅行计划重新提上日程;春运幕启,这个国家正迎来一场“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流动的中国”又回来了。

恢复生机的中国城市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北京的街道再次出现拥堵,游客争相预订出国度假,企业预计商业活动将回升”、“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北京环球度假区周末的活动中,人们排队等候;度假区酒店客流量显著上升”、“北京的购物中心部分恢复了往常的人潮;北京卫生系统即将在隧道尽头迎来曙光”……

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效果如何?外界一直高度关注。新年伊始,北京、上海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重现的活力被看作是中国积极复苏的重要信号。在刚刚过去的跨年夜,上海市中心南京路步行街人流如织,“拉链式人墙”再现疏导人流、车流。在中国各地,人们北上滑雪、南下温泉,热门餐厅外再次排起长队,景区的灯彩点亮城市夜空……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带来了春天的暖意。

“有序回归正常”“恢复生机”“需求回温”,这些外界观察者报道中的关键词传递了中国新年的气象。看似有些意料之外,却实属情理之中。近期,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转段,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这些调整是基于对病原体和疾病的认识、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抵抗能力、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三者的判断做出的。新冠疫情暴发三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到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都体现着中国对这三种因素的综合考量,是恰当、科学、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调整。

正是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才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迎来了当下烟火升腾、朝气蓬勃的中国。

走出新冠阴霾,指日可待,人们还在稳扎稳打争取胜利。“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家都在坚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的判断为中国、为世界注入了宝贵信心。


“常”:生活如常 这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变化悄然而至:更多的人选择互联网问诊;日益勃兴的“云商机”助力经济。

若非一场世纪疫情,王奇慧的研究可能鲜为人知。这名38岁的病毒学专家没想到自己会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英雄劳动者巨幅影像中。

同微观世界中不计其数的病毒打交道——王奇慧从事的乍看不起眼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正是中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补齐短板的关键努力。

如今,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均报告时间缩短到4小时以内,具备在72小时内检测300多种病原体的能力。

“与病毒赛跑,永远谈不上大功告成。”王奇慧说。

一切如常,并非因病毒已消亡,而是国家医疗救治能力更强了,基层治理水平更高了,社会宽容度更大了。中国人面对疫情更加笃定、自信。

三年抗疫,“中国之制”发挥优势

制度优势,在平时更在战时。一声令下,千里驰援;统一调度,协同推进;多线并举,进退有序……回望抗疫这三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一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抗疫斗争。从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建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到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再到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在抗击世纪疫情的大战大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展现出抗击疫情、化解危机、应对变局的强大效能。

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面对突如其来、反复延宕的新冠疫情,中国制度经受住“压力测试”,交出了优异答卷。从荆楚大地到万里神州,从疫情突袭到防控转段,三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迅速组织动员起各方面力量,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抗疫斗争伟大实践雄辩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三年抗疫,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之制”具有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是亿万人民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的信心之源。新征程上,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我们一定能经受住一次次风险考验,不断化危为机、浴火重生,开辟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未来。

抗、防、统、优、常——五字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举国同心、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基因品格,也是全人类命运与共的中国担当。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新网、人民日报、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侯哲
热门评论
大陆新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