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两会观察)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为何是“5%左右”?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王恩博)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此间专家认为,这一安排既有必要、也可执行,折射出三重考量。

其一,稳定发展预期。

当前中国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科学合理的预期增长目标相当于一根“指挥棒”,有利于为各领域发展提振信心、凝聚共识。

“让预期转强的根本出路是扭转经济增速持续下降趋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直言,如果经济持续减速,悲观预期将进一步自我强化,对供给和需求造成更大冲击。

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去年中国经济增长3%。今年增速预期目标在此基础上明显抬高,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大方向相符。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此举考虑到了去年的低基数效应,考虑到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经济潜在增速提出的要求,也考虑到了促进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合理区间、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其二,满足多元需要。

补上民生短板、巩固脱贫攻坚、纾困小微企业.....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发展中的各项目标都需要财力物力保障。经济没有量的合理增长,就无法兼顾多元发展需要,风险隐患也会“水落石出”。

改善民生历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民生任务依然不轻。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些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发展目标一如既往保持高标准。尤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加码”至1200万人左右,进一步凸显稳就业决心。

庞溟表示,考虑到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约能创造新增就业200万至220万人,今年中国GDP增速目标保持5%左右,经济呈现向上向好态势,将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供强力支持。

而在力促经济“增量”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匹配了多项“提质”任务。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再到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化改革开放的思路贯穿其中。分析指出,这意味着中国不仅着眼于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更将继续提升经济的活力、创新力、竞争力。

其三,可行性有保障。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活动正快速恢复正常。作为重要的经济运行先行指标,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大幅回升至52.6%的较高景气区间。

感知到开年一系列积极迹象,近期全球知名机构也纷纷看多中国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摩根士丹利、高盛、汇丰、摩根大通等各大国际投行亦集体调升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在此背景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今年中国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可能性较大:一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有利于经济恢复;二是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将叠加发力;三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综合来看,今年中国实际增长水平有望达到更高水平。

余永定也表示,中国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如果疫情能够基本得到控制,且不出现“黑天鹅”事件,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出现较强反弹。(完)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侯哲
热门评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