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4月25日电 (李一璠 张一辰)东屿岛是位于琼海市博鳌镇三江(万泉河、龙滚河、九曲江)入海口处的一个小岛,同时也是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地,在这座陆地面积约1.78平方千米小岛上,林地面积有限,要想实现零碳目标,如何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
在与海南相距两千多公里的陕西,一家民营企业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通过绿色节能升级改造,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现有的建筑屋顶和立面,为它们换上了科技感十足的“新皮肤”——BIPV光伏发电产品,成为东屿岛零碳示范区的新亮点。
图为隆基电池工厂工人正在工作。 宋美娜 摄
在东屿岛内的酒店、停车场等可利用的屋顶、空地上,一块块光伏组件产品源源不断地为博鳌亚洲论坛提供绿电供应和保障。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双碳”发展理念与实践的重要窗口。示范区建设最大化利用当地的风、光、热等资源,让大自然“做功”,目前东屿岛的所有场馆均已实现100%“绿电”供应,并将于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前全面实现零碳运行。
“城市在低碳发展包括绿色建筑方面正快速推进,但农村新建建筑还受制于观念、经济水平等影响,依然以传统建筑为主。”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日前表示,他持续关注乡村低碳发展,绿色建筑在乡村的推广和建设。
作为新能源研发应用企业,隆基绿能不断尝试拓展光伏在乡村的应用场景。
中国西北地区的冬季,寒风凛冽,在位于宁夏南部的小城固原,雪后的气温常会降到-10℃,而在固原的544个村庄却都有一个温暖如春的地方——固原村级卫生室。在数九寒天,卫生室内暖意融融,此间早已不见火炉取暖时代的尘烟,屋顶的“暖宝宝”为村民就诊时提供了适宜的室内温度及干净的环境。
图为西安交大创新港光储充一体化智慧光伏停车场。 宋美娜 摄
据了解,这一切得益于卫生室屋顶上安装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利用清洁能源技术,解决乡村冬季取暖难题,让基层村卫生室由燃煤烧炉子取暖转变为太阳能发电供暖。
光伏产业与乡村农林牧渔等绿色产业有机结合,带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生活环境的改善。
坐标由北及南,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一片占地514亩的光伏电站看似平淡无奇,但在广阔连绵的光伏板下竟藏着一大片红灿灿的火龙果。光伏+火龙果种植基地的模式,为当地农户创造了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光伏电站远离村庄、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具有很好的种植条件,是生态农业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在建设单晶高效电站的同时,充分利用光伏板的下层空间,用来种植经济作物,建设生态农业基地。
隆基绿能白沙光伏扶贫电站农业负责人孙建荣表示:“最初并没有在光伏板下种植火龙果的经验,也无可参考案例,通过我们对种植技术的不断学习,比如说火龙果不能太晒,需要在上面铺一层防晒网等等,现在我们种植的火龙果收益已非常不错,周边地区也开始引进光伏+火龙果种植的经营模式。”
据了解,该项目每年生产清洁能源电力2303万千瓦,年产生发电收益约2200万元。从发电收益中,持续20年为白沙黎族自治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年发放扶贫资金,用清洁能源照亮“扶贫之路”。
“在海南的气候条件下,火龙果一年可以成熟四次,我们都是跟土地打交道的人,现在基本每天都有活干。”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村民吴盛表示,他如今固定在光伏+农业种植基地里工作,最近正在忙着修剪枝条,为火龙果的下一次成熟做好准备。他坦言,目前自己的收入稳定可观。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促进社会就业、增加政府税收、繁荣市场、扩大社会投资、维护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全国工商联2023年2月出版发行的《中国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报告(2022)》显示,约30%的民营工业企业编制过“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相关实施方案,53.5%的高耗能行业民营企业设立了专门负责节能降碳相关职能部门并积极应用减碳技术。可见,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是长远利益所在。
据介绍,隆基绿能率先推动了光伏产品降本增效,引领光伏行业技术创新,让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十年里的成本下降超过90%,实现“一毛钱一度电”的光伏发电成本,促光伏发电成为最便宜的能源之一,为中国乃至全球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隆基绿能累计出货的光伏产品约等于6个三峡电站的装机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36亿千克、减排二氧化碳1340亿千克、植树73亿棵。这些光伏产品输送到全球各地的光伏电站,向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清洁能源电力。
作为中国国内首家将金刚线切片技术全面导入规模量产的硅片厂商,隆基绿能使得切片环节成本快速下降,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并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隆基绿能开放并共享相关技术,引领光伏行业的硅片切割进入到“金刚线时代”,为光伏行业绿色发展和“平价上网”做出贡献。
据了解,云南保山基地作为隆基绿能在光伏产业链上游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将在2023年打造成为隆基绿能首个“零碳工厂”。该基地运营边界内每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将通过采购可再生电力、节能技改和购买碳排放量抵消等措施,实现运营范围内的零排放。
“我认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仍需多方参与,以‘合力’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学阳表示,除了企业投入,还需国家和政府在基础研究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引领以及高校对相关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加强关键技术突破,不断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