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十三载》的尾声,迷雾被驱散。平日以常服隐身人群的刑警换上制服、警容庄重,与一方百姓隔街相望,互致敬意。跨越13年,他们恪尽职守、无惧艰险,用行动兑现正义的承诺,时间的重量沉淀出了属于警察的荣耀。
悬疑剧,因其扑朔的悬念迷踪、缜密的逻辑回环、莫测的人性百态,成为近年来常与观众审美角力抗衡的重要类型。相应地,不仅爱优腾芒四大长视频平台各有悬疑剧部署,爱奇艺和芒果还先后打出“迷雾”和“季风”两大厂牌,在垂类中探索更多元化创作。但在近两年集中类型的狂飙突进后,无论《八角亭迷雾》故弄玄虚,《回来的女儿》逻辑翻车,抑或近来《他是谁》高开低走,悬疑剧的疲倦期和创作高潮似乎来得一样快。
受众都小心观望的情绪下,《尘封十三载》的走红更显难得。该剧4月6日首播,没有大手笔营销造势,开播当天的全网播放市占率仅排第15位。4月16日收官日,这一数据已攀升到了全网第三。一部悬疑刑侦剧行到终章时不仅热度走高,好口碑也虽迟但到,创作层面的优秀当然包括导演的镜头语言、主配角们的准确表演、别致的转场和美术设计等,但归根结底在乎一剧之本。
悬疑类型的剧本常有三张评判底牌:悬念、逻辑、人性,《尘封十三载》三项都能拿高分。抓人的戏剧钩子直到大结局前夜依然奏效;缜密的逻辑使得横跨十多年的人和事都饱满又自洽;诚实的人性表达一步步揭开犯罪是如何滋生。真正难得的是,这部剧作还示范出悬疑类型在浩然正气中的多面性表达——从始至终,主创对人的刻画远远超过对犯罪奇观的描写。观众看到的是一份众志成城无论多久都不曾转移的追凶决心,如剧中指纹鉴定专家的台词,“我是输给了技术,不是犯罪”,当年的悬案搁置是囿于技侦手段,此后的旧案重启真相揭晓,是技术壁垒突破后、追凶的正义队伍长驱直入而得。观众记住的,也终是一支虽各有弱点软肋、但互为后背时可以无坚不摧的刑警队伍。
时间提供了巨大的戏剧张力,也是逻辑维度的严格“考官”
《尘封十三载》改编自娄宵鹏的悬疑小说《黯夜之光》,由刘海波执导,陈建斌、陈晓领衔主演。故事的第一幕从2010年的陆行知开启,江北区的刑警队长,37岁已是享誉全省的刑侦专家。一次出警现场,被解救的受害者认出故人。命运的轮盘开始倒转,随着恶性命案连续发生,特殊的犯罪手法将警队众人思绪带回1997年、那个连环凶杀案最终悬而未决的沉重年份。已退居二线的卫峥嵘再度出马,与陆行知师徒携手誓将案情彻底厘清,将真凶缉拿归案。
剧名早已注定,时间是故事里重要的隐形主角。主演陈建斌也曾分享,1997年与2010年的戏份分期拍摄,让演员深刻感知了13年的时间分量。可以说,时间提供了巨大的戏剧张力,同时也担任着逻辑维度的严格“考官”。
1997年到2010年,13年间,时间尘封了连环杀人案的真相,当年就难以追索的蛛丝马迹如何在漫长的时间后反被抽丝剥茧出真相,考验着讲故事的人对刑侦、探案逻辑的把控。剧作以正叙、插叙、倒叙交叉,让1997年和2010年双线并行。手势多变但不迷人眼,凭的是考究的细节。1997年的时间线里,小到刑警们手中的传呼机、嫌疑人家里的影视剧海报,大到山城街道的老式生活场景、街头风貌乃至港商风起,逼真的时代感会帮观众划分双线的楚河汉界。叙事错综但不凌乱,凭借的还有写实的故事刻画、每把“契诃夫之枪”的适时响起。现场勘查、走访群众、调查取证、技侦检验、讯问嫌疑人,刑警工作的日常细琐而真实;无痕的脚印、记录本上的时间、躲得过监控的行动路线等,侦查过程中的点滴所获都被画面收录,让观众代入主角视角,沉浸式地解疑追凶。
1997年到2010年,对人生而言,13年又是足以成就少年壮志,也足以塑造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段落。当时间尘封了人的日复一日,怎样揭开他们的成长和变化,更考验剧作对社会发展、人性真实的细致洞察。跟随案件进展和嫌疑人排查,13年间的社会截面渐渐丰满,其间有少男少女长大成人,有经济和科技的腾飞,但暗夜里也悄然滋长着关乎女性生存、旧改乃至涉黑等复杂社会问题,那里便可能演变为犯罪发生的温床。剧情跟随查案线索,铺开时代里或坚持或沉沦或被治愈或被扭曲的群像,也从武小文、郭胜利、“细虫”等被时间重塑的人物群像里,投射着创作者对时代浪涛里个体命运的洞察与悲悯。
“平视”塑造了可信的刑警,也在人之常情的共鸣中打开思考空间
自《隐秘的角落》以降,悬疑剧尤其是悬疑刑侦剧始终要面对两道必答题:怎样在犯罪发生学描摹与邪不压正的解谜之间做好平衡,怎样在对社会边缘事件的讲述中拍出人性正道的光。
或许,《尘封十三载》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回答好了这两道题:它用“平视”塑造了可信的刑警队伍,拍出肉眼凡胎的两代人缘何能在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13年里成功缉凶;它还补齐了刑警队伍在铜墙铁壁下的爱与忧愁,于人之常情的共鸣中打开思考空间。
剧作带观众探入了一支生而平凡的刑侦大队。卫峥嵘、陆行知、老吕、老杜、霍局,江北分局里谁都不是神乎其技、脑筋“开挂”的神探。他们性格迥异、满腔热血,却也各有性格缺点和办案局限。13年追凶,观众看到了屡屡受挫的警察,急性子的、斯文的,思想传统的、开明进步的,他们差异很大,但又目标统一。
尤其卫峥嵘和陆行知这对师徒身上,剧本用13年后二人的性格互换勾勒深意。13年前,老刑警卫峥嵘风风火火,行事做派如他碗里的重庆小面那样够辣才够劲,破案手段也不讲究照本宣科。彼时,新人陆行知初来乍到,不懂得走访群众时的询问技巧,更“斗”不过社会闲散分子的圆融伎俩,但他懂理论、视野广,办案时常有奇思妙想。13年后,师徒性格倒转,怀抱卡通水壶、神情慈祥的老卫成了气定神闲的“扫地僧”;肩负重压的陆行知变身雷厉风行的刑警队长。时间淬炼下,我就变成了你。22集,1997年的回忆完全收束,剧情即将全部汇拢到2010年。导演用过江缆车上的几十秒镜头衔接双线,时光在卫峥嵘身上无声流逝,满屏弹幕飘起“泪目”的字样。13年寒来暑往、朝来暮去,但始终有这样的人坚如磐石、初心不改,哪怕容颜改鬓毛衰,哪怕需要历经大海捞针。
情感是剧中另一根能撬动普通人共鸣的杠杆。老卫有他的爱而不得与责任所系;陆行知的人生天平上,对安宁的呵护、对杨漫的深情亦是大爱和个人情分间的两难全。警察都是普通人,爱情婚姻的走向映照他们与我们并无二致的朴素情感。即便最终步入深渊的吴嘉,他也本可以拥有寻常人生,亲情和原生家庭的畸变扭曲了他生而为人的情感,源自变质的父亲的手,把孩子推向万劫不复。剧作用人物的终极独白,站在犯罪发生学的视角推导出罪恶根源、警醒世人。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就像那片失了色、雾气氤氲的湖面,一旦回到有爱的最初,那里水草丰茂、野花缤纷,都是彩色的。平凡世间,总有一些真挚的爱、对善意的笃信,会照亮人性的至暗时刻。
来源:文汇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