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大楼二楼展厅里,陈列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土黄色帆布挎包,内里为牛皮。这个挎包长31厘米,宽26厘米,厚8.5厘米,翻盖样式,卡扣设计,配有军绿色单边长肩带,整包近似长方形,包盖两侧磨损开裂的边缘被细致地缝补上。挎包没有精美的设计与华丽的外观,原本最为坚硬的肩带,也因长期使用而变形。简单、朴实的外表背后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这个挎包是抗美援朝老兵林瑞丰使用过的。林瑞丰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安第18师53团4营1连文化教员兼连副指导员。1948年,在身边地下党员同学的影响下,还在读高中的林瑞丰加入了中共云孝县委员会领导的学生外围组织。为方便开展地下工作,他曾化名为林欣。1950年6月,高中毕业后的林瑞丰进入湖北革命大学学习,后被批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原东北军区辽西军分区独立第13团任政治干事。1950年9月,林瑞丰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18师。林瑞丰在该师53团4营1连任正排职文化教员。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公安18师立即组成先遣部队,于11月随同大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了志愿军的战斗序列。
林瑞丰
进入朝鲜后,因部队战斗和工作需要,林瑞丰除了继续担任连队文化教员外,还被任命为代理连队副指导员,协助连长和指导员管理连队。这个土黄色的帆布挎包就是他担任代理连指导员时组织给他配发的。从此,他常常背着这个挎包,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任务。
为打破美军所谓的“空中绞杀战”,保障前线物资供应,志愿军总部于1951年1月提出“建设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的战斗口号,开始建立固定的兵站线,并沿公路干线设置了对空监视哨,这一任务由公安第18师承担。
抗美援朝老兵林瑞丰使用过的帆布挎包
接到任务后,公安第18师立即派出824组对空监视哨。每组对空监视哨由战士5至6人组成,在长达1750公里的公路沿线上,每隔1至3公里就设一组监视哨。面对美军每天上千架次的轰炸,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组成一道钢铁的哨位长城。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以一支步枪、两面小旗作武器,宁死也绝不脱离战位。许多战士被敌机投掷的重磅炸弹掀起的泥土埋住,口鼻流血,耳被震聋,但他们依然爬起来继续战斗。为能及时报警,林瑞丰和战士们在零下30℃的严寒里卷起帽耳,不顾耳朵冻坏、脸被冻伤,仔细倾听辨别敌机和汽车的声音。采取对空监视哨措施后,大大减少了我军运输车辆和物资的损失,运输效率显著提高。
林瑞丰还要负责巡查和指导多个路段的对空监视哨,每次都要往返几十里甚至上百里检查各个哨位。他背着这个帆布挎包,有时徒步,有时借助公路的运输汽车来到监控哨点,指导战士对空监视。因为要巡查的路线长达一百公里,任务紧迫时,来不及等来往公路的卡车停车,他就提前跑到邻近公路的高崖处。当卡车爬坡减速时,他便一步从高崖上跳进车厢。就这样,林瑞丰满载祖国必胜的信念,冒着枪林弹雨穿梭向前,即使被爆炸碎片击倒、伤口血肉模糊也坚持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1952年12月,根据志愿军总部命令,公安第1师等部接替公安第18师轮战。林瑞丰背着他的公文挎包跟随公安第18师凯旋,此时,他的胸前已多了一枚耀眼的奖章。
70余载过去了,尽管已经变旧褪色,边缘也略有破损,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个挎包的背后感受到一位共产党员在朝鲜战场上钢铁般的意志,用生命践行一生信仰的革命精神永不褪色,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加璀璨。
文章来源: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转自: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