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学子三下乡——追溯红色记忆,共促民族团结——“红色延边”文化体悟之旅
长春时间,2023年8月19日,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大学生“红色吉林”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共有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个不同学院、六个不同专业、汉族、满族、土家族三个不同民族、六个全国不同省份地区的八名学子组成,跟随总书记的脚步,立足民族团结和红色历史,深入延边并充分了解和学习延边地区的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与人民群众的亲身交流中体会党领导下所取得的民族团结的伟大成果。用行动发扬民族文化,用实践促进民族团结。
红日行,实践中体悟党性;红色情,学习中了解党史
8月19日,同学们来到延边州朝阳川太兴红色小镇和延边州红日村党性教育基地进红日村行学习和实践。其分别拥有括中共东满特委红色历史展陈、中共东满特委旧址和汪清县委及蛤蟆塘区委的驻地旧址,是团队进行红色记忆之旅的良好开端,特别在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日村党性教育基地中同学们在村子中进行采访和调研,充分了解和学习了村史和党史,在村干部的指引和介绍中看到当地村庄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受革命英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实践中,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和信念。
(图为实践组成员在延边州红日村调研实践所摄。通讯员:郝嘉儒 供图)
(图为实践组成员在太兴村调研实践所摄。通讯员:路雪影 供图)
走进生活,民族文化与团结的现实体验
8月20日,同学们前往延边州博物馆和延边州朝鲜族民俗园进行参观学习。在延边州博物馆,同学们通过参观与采访、问卷来了解朝鲜民族历史和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及现代化建设中所做出的卓著贡献;在朝鲜族民族园,同学们为朝鲜族的特色建筑和服装以及生活风格所吸引和惊叹,充分了解了朝鲜族的民族文化,与当地群众深切交流。在走访和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真切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人民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和进步的氛围,学习了历史,并通过自身的宣讲和其他努力共同推动了朝鲜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团结。.
(图为实践组成员在延边州博物馆的现场交流和讨论。通讯员:杨开莉 供图)
(图为实践组成员在朝鲜族民俗园的参观合照。通讯员:程祎帆 供图)
追忆历史,缅怀先烈,在实践中深植爱国情怀
8月21日,同学们早早地进行准备,并在当地司机的带领下前往百公里外的延边州龙井市日本侵略延边罪证馆和延边州汪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在小汪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学们接触到了大量真实的史料和文物,通过图片展示和场景复现,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令同学们印象深刻;在龙井市日本侵略延边罪证馆,同学们在这座作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铁证的建筑中怀着对日敌寇的满腔愤慨和对抗日英烈的无比崇敬进行了学习和实践,深刻领略和了解了延边各族人民反侵略的英勇事迹,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到了我们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小组成员的爱国信念。
(图为实践组成员在小汪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党一百周年所赠与的百面红旗之一前合照。通讯员:袁长芊 供图)
(图为实践组成员在龙井市日本侵略延边罪证馆纪念碑前合照。通讯员:乔杨 供图)
展望当下,争做服务群众的东师“暖蜂”
8月22日,同学们来到了实践的最后地点——延边州建工街道“暖蜂”一条街,来感受和体会当下中国基层治理和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成果。小组成员兵分两队,分别打卡建工街道的社区、标志性建筑并且深入实践,走近街道的每一地区,真正了解和学习“暖蜂”的服务精神,并加深自身的服务意识。“暖蜂”一条街体现了党组织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怀,也是青年人应当学习和拥有的青春朝气,实践小组在其中收获颇丰。
(图为实践组成员在建工街道走访过程中的拍摄。通讯员:华卓洋 供图)
结语:在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中,东北师范大学的同学们满怀热情、充满激情的投入到了学习和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和活动中,深入了解到了延边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学习和感受民族团结的友好氛围,真正领悟了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以及对抗外侮、共同御敌的勇气和风范,也更加坚定了同学们心中服务社会、共促团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的决心和信念。同时,同学们也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进步,用青春和热血谱写民族团结和赓续红色血脉的华章!(通讯员:程祎帆)
来源:中华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