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7月5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智能建造学院“心心向农·逐梦青春”小队在指导老师许瑾璐、吴晓凯的带领下前往南平市顺昌县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
(“心心向农·逐梦青春”小队出发前合照)
踏志愿之行,立青春之志
7月1日,“心心向农·逐梦青春”小队来到了老知青(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考察活动,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了山茶油茶籽的生长环境和茶籽品种、山茶油产品的营销渠道和发展目标以及古法榨油工艺的过程和技术,还与张总探讨了关于老知青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预期。并且和老知青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队员们在老知青博物馆前的合照)
(许瑾璐老师与老知青集团负责人签约大学生实践基地)
加强古厝保护,赓续古镇文明
7月2日,“心心向农·逐梦青春”小队前往元坑镇。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百亩荷塘、东郊陈氏民居、吴氏宗祠、文昌桥、文昌阁等,感受到了当地的自然风光、乡风民俗和建筑之美。邂逅千年古镇,领略其书香门庭之韵,并深入了解了乡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拓宽了视野和思维,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和文化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百亩荷塘前的合照)
探索畲族文化,品味非遗奥秘
7月3日,队员们来到了华阳山风景区——“畲族文化村”,田园风光和畲族风情迎面而来,这里畲族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气息浓郁,民风纯朴。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畲族文化馆、顺昌乡村振兴大学堂、桃猴寿、九龙湖、鸳鸯岛等景点,还和当地的热心村民进行深入交谈,欣赏了当地的畲族民歌,感受到了畲族民歌的音乐美和韵律美。畲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在文化村里,我们有机会近距离了解畲族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艺术形式。它让我们更加了解和欣赏畲族人民的文化传统,也让我们对中国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乡村振兴大学堂前和讲解员的合照)
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进力量
7月4日,我们来到了顺昌县龙山烈士纪念碑。这些英雄模范的事迹和精神,深深的激励了我们,我们要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信念、奋斗奉献,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走进洋口小镇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年代,感受到当时洋口人民对革命的支持,展现了中国军民鱼水情深的伟大精神。踏入彭元帅的办公旧址那份朴素而坚定的工作氛围包围了我们。在这个简陋的房间,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简单的桌椅、办公用品,显露着当时条件有限的苦难生活。我们今天拥有先进的科技设备、舒适的生活条件,而革命先辈们当年却只有有限的资源和设备。然而,他们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相反,他们将艰苦和困难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为我们创造了更美好的未来。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铭记先辈们的艰苦与牺牲,珍惜他们为我们创造的机会和条件。我们应该明白,只有通过不懈地学习和努力奋斗,才能够真正延续和传承先辈们的精神。
(队员们在纪念碑前默哀的照片)
培育教育新风,激活乡村振兴
7月5日 ,“心心向农·逐梦青春”小队来到了中学,为当地的准高三上一堂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科教兴国”等国家政策。我们在课上开展了“乡村振兴”知识竞答活动,同学们都积极抢答。我们还与同学们积极互动,“智解鲁班锁”的环节设计,让同学们动手又动脑,既能够传承工匠精神,又能很好地激发大脑的潜能。队员们还分别前往了少年宫和竹乡广场,与当地的教学老师和小朋友们进行互动。这加强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和实践,增加对农村发展的知识储备,懂得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团队成员们在教室里与同学们的合照)
至此,“心心向农·逐梦青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我们会将所学、所思、所想分享给更多的人。我们深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用实践的脚步,品读脚下这片红色土地的荣光,切身感受着党领导革命的光辉历程和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宏伟步伐。我们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学习先辈不怕艰苦的精神,把握当代社会变革进程中的乡村发展规律。真正做到用活红色文化,聚力乡村振兴。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一定会属于顺昌人民,属于我们,属于每个用双手、脚踏实地创造幸福的人们。(林航宇 倪美芳 李文斌 叶孟婷)
来源:中华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