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8月16日电,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然实现乡村振兴。遵义身为革命老区,地处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广、贫困量大、贫困程度深,是贵州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场。8月3日至8月10日,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赴贵州省遵义市“重走长征路”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及遵义市红花岗区长征街道青菜关社区举行了以“弘扬长征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红色纪念馆,博物馆等标志地点的参观学习;对当地乡村发展情况的调查,体验社区工作以及一次相关主题的宣讲。
重走红色长征路,巧助乡村发展兴。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而又最精彩的一次军事行动,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它也是遵义会议毛泽东进入决策核心后,指挥的第一个战役行动。
为了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长征精神,实践团队成员首先在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解了毛泽东指挥四渡赤水战役的过程:在国民党40万军队组成的包围网中,毛泽东巧妙利用情报优势以及敌军军阀之间心志不齐的特点,具有魄力地围绕赤水河进行战术穿插,采用佯攻引诱,避实击虚等作战方略,成功将围剿部队引诱并摆脱于黔北,体现了党强大的领导能力以及出色的指挥能力,彰显了红军作战果敢,英勇顽强的军队风气。红军停留土城镇中,还为本地居民做了许多善事,百姓爱戴,军民一心,充分展示了红军人民军队的本色。
图为实践队员在学习四渡赤水战役 通讯员 晏彩飞 供图。
实践队员还前往土城镇青杠坡战斗遗址以及女红军纪念馆,学习长征故事,体会长征精神。青杠坡战斗时,红军战士以寡敌众,装备落后,战事陷入胶着。彭德怀,朱德等甚至亲临前线指挥,据说光弹壳就覆盖青杠坡几毫米深度,更是有2000余名红军战士献身于此。一座座烈士墓碑,篆刻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姓名,还有他们悍不畏死的战斗精神,烈士们的人性光辉,凝结在雕塑中,正如其名《铁血忠魂》。
图为主题雕塑《铁血忠魂》 通讯员 王树伟 供图。
在土城镇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实践队伍成员发现土城镇围绕红色资源,古镇资源均作出了良好的基础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了解青杠坡村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我们对土城镇村前副书记李琴兰进行了采访,对土城镇政府的诸多措施进行一定介绍。“土城镇充分利用“红军战地医院陈列馆、党员政治生活馆、青杠坡村战斗遗址”“两馆一址”资源,挖掘红军长征在青杠坡村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并积极对接红培机构进行合作,在课程开发上与四渡赤水培训学院、贵州革命研究中心、党校等培训机构合作,开发“红军战地医院陈列馆、党员政治生活馆”情景课程,将“二馆一址”作为现场教学的主要内容,收取一定的教学费用,形成一体化研学教育方式”。李书记讲到。
进基层暖心家访,入学校精彩宣讲
在土城镇学习完毕后,实践团队驱车来到遵义,与遵义市红花岗区青菜关社区合作。社区余海松书记与实践团队成员们进行亲切交谈,使队员们对于基层工作有一定了解。之后便随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家访,宣传社区安全等。社区党员们与每家每户都十分熟络,如果是习惯此时午睡的老人便不会敲门打扰,而是告知一旁的邻居顺便传达,不难体现基层人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素养。
图为实践队员在家访 通讯员 张杨 供图。
8月8日,团队成员针对之前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后,在青菜关社区小李师美容美发学校对该校的青年学生进行了一次“弘扬长征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宣讲。同学们听后感触颇深,并上台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图为实践队员在宣讲 通讯员 钟佳韵 供图。
宣讲结束,余书记和实践团队再次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实践团队的宣讲表示感谢并对实践团队进行了指导和鼓励,让团队成员们见识到了一名共产党员所应做到的心怀高远同时脚踏实地。实践结束,但团队成员们所经历的在人生中的影响远不止于此。(通讯员 陆培培)
来源:中华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