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中国导演孙琳:情感共振使电影交流更加紧密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人物      2023-09-21 10:11:45

  中新社首尔9月20日电 题:中国导演孙琳:情感共振使电影交流更加紧密

  作者 刘旭 万佳欣

  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首尔城东文化财团、橙众娱乐与在韩影人协会共同主办的“2023XPLUS华语电影展”正在韩国进行。日前,9月展映影片《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的导演孙琳来到影展现场与观众互动,并在展映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通感”引起内心共鸣

  影片《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中,身处北京的助理建筑师安易与远在德国的调音师高昂因一场意外脑电波相连,从此他们听觉、味觉、触觉神奇共享。无时无刻陪伴巧妙地使彼此成了最懂对方的人。

  谈及影片的创作初衷,孙琳称灵感来源于自己的生活。“我和老公结婚14年了,也算是老夫老妻,我经常早上起来的时候懒得张嘴,就闭着嘴嘟囔‘帮我倒杯水’,听起来其实就是‘嗯嗯嗯’的,然而他就真的听懂了,给我拿了一杯水。我当时就想到,如果我不说话,一个人都能知道我在想什么,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孙琳认为,现代社会中,孤独可能是一种常态。“我特别认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的说法’,因此希望通过影片的艺术化表达,为现代人提供破解孤独的一种想象。”

  孙琳认为,作为商业导演,需要同时关注两个层面:有序性和表达性。“我通过一个持续100分钟或者120分钟的过程,像剥洋葱一样,逐渐揭示内核,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故事内容。我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我不喜欢直白地向观众传达正义或邪恶,而更喜欢具有韵味的电影。因此,对于年轻观众,尤其是18岁以下的观众,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我所表达的情感内核,但没有关系。他们仍然会欣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外衣’。”

  “共感”与科技让电影“无界”

  孙琳表示,中国和韩国同处东亚地区,地理上和历史、文化上的相近性也让两国观众的情感内核十分贴近,尤其是年轻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更为相似,这种“共感”让韩国观众在欣赏中国电影时少了很多阻碍。同样,中韩电影产业间的“共感”也促进了中韩电影的版权交流和互动。

  孙琳举例,“今年韩国上映了一部改编自中国影片《七月与安生》的作品,他们购买了我们的版权,而我们也在购买韩国电影的版权,版权的交流使得两国影人对彼此的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版权交流外,孙琳表示在全球语境的背景下,电影故事将更广泛地展现出人类共通性的特点。“不论是好莱坞的《奥本海默》、韩国的《鱿鱼游戏》,还是中国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它们实际上都探讨了人类的共性,反映了人类普遍的问题。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AI)时代的到来,这种共性会更加显著。”

  “数字化时代已然来临”,孙琳说,“随着AI的发展,我们将看到更多形式的电影涌现,借助高科技和AI,电影将呈现出新的‘外衣’。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亚洲国家的电影人有能力将科技和情感相结合,创造出更有深度的作品,我相信这会呈现一个更好的局面。”

近日,孙琳在韩国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中新社记者 刘旭 摄

  取其精华,传承中国电影

  谈及韩国电影市场,孙琳表示,“韩国电影在30年间迅速发展。韩国人的学习能力很强,他们善于交流,去汲取适合土壤的东西,再把它本土化,这是让我们电影人特别佩服的地方。”

  孙琳期待中韩电影能够更深入地交流,共同进步。“除了IP合作,我认为像‘XPLUS华语电影展’这样的活动也应该得到大力支持。我相信许多导演都渴望与年轻的未来电影从业者交流,因为他们是生命力,是这个行业的血液。我们希望尽微薄之力将中国电影传承下去,我认为这是作为电影人的责任。”

  展望未来,孙琳期待能够执导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歌舞片。她提到了中国影史中的两部歌舞片——《凤凰于飞》(1945年)和《阿诗玛》(1964年),认为它们代表了中国特色的歌舞片。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像这样的传统歌舞片没有得以延续下来。孙琳认为自己有责任继承这一传统。她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的内涵——并非局限于外在的猎奇元素,而是源自中国文化的内核以及中国人的精神,这需要深深扎根于民族情感之中。(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唐诗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