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在闽执教的台湾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华夏经纬网 > 两岸 > 台胞人物      2023-09-26 13:00:38

  田野调查、主持课题、出版著作……在闽执教的台湾教师们走进田野大地,开展中国文化、历史、民族等领域研究和成果应用,培育两岸青年共同的家国情怀——

  让更多人了解台胞的抗日历史

  “有人说我们是台湾的‘祖国派’(指在日本殖民统治下,认同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坚守知识分子的家国理想,寄望祖国统一的台湾知识分子),也有人称我们统派。现在我是新福建人,是反‘台独’的爱国派!”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9月18日,徐秀慧格外忙碌,人在上海的她参加完“日据时期台胞家族抗日救亡历史图文展”,又接着出席一场台湾抗日历史研讨会。

  2019年,对徐秀慧的人生是个分水岭。这一年,她接受福建师范大学的邀约,一家四口从台湾搬到福州定居,成为文学院的一名教授。

  “台湾民众一直都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不仅最早奋起抗日,而且还跟大陆同胞一道打败日本侵略者,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一直研究这一领域,关注岛内家族的抗战史和爱国故事,就是希望更多年轻人知道这段历史,知道两岸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徐秀慧的丈夫叶蔚南是台湾抗日爱国作家叶荣钟之子,因而她心中的家国情怀如灯塔般,“指引着我回到祖国”。

  身处大陆看台湾,徐秀慧的视野更开阔了,岛内现况让她痛心不已。“一方面,岛内部分民众受民进党蛊惑,变得是非不分,统派学者的空间越来越窄;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的‘去中国化’行径,使得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比例被大幅压缩,他们还篡改历史课纲,把‘中国史’并入‘东亚史’。这种数典忘祖的做法严重影响岛内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观。”

  徐秀慧一直在思考如何传播正确的历史观,而这也成为她学术研究的出发点。

  几年的潜心研究,徐秀慧收获颇丰。徐秀慧和台湾的吕正惠教授合作向省社科院申请的“雾峰林家与闽台近代革命史”研究项目成功获批。《乙未割台以来“台湾回归祖国思潮”之史料整理与研究(1895—2022)》,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30万元的资助。徐秀慧的专著《两岸“文艺大众化”的民族叙事研究》也申请到25万元的国家社科基金。徐秀慧坦言,“台独”势力一直想抹去台湾先贤的抗日史实,而她想通过研究把爱国台胞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找回应有的话语权,“传承历史记忆,才能建构国家认同”。

  “来大陆舞台更大了,孩子也有更好的教育环境。”来闽四载,事业生活“甜如蜜”,一双儿女发奋读书,徐秀慧的故事“未完待续”。

  妈祖文化的“摆渡人”

  “正月正,牵新娘,出大厅。二月二,土地公,搬老戏。三月三,桃仔李仔,双头担……十一月,挨圆仔粹。十二月,卖饭春花。”

  翻开《闽台岁时年俗中的“福”文化》一书,一首朗朗上口的岁时歌映入眼帘,它将闽南一年四季的年俗与农事生动展现出来,字里行间是道不尽的闽台缘。

  书的作者,是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教授林孟蓉。2018年,大陆“31条惠及台胞措施”出炉,向台湾教师发出“招贤令”。同年,林孟蓉自台北来闽,与“妈祖故乡”结下不解之缘。

  教书育人之外,求索科研路,攀登学术高峰,是在闽台湾教师的“心头好”。乐当妈祖文化“摆渡人”的林孟蓉也不例外。“大陆很重视台湾老师的科研工作,许多政策也与此相关,像妈祖文化、民俗信仰、民族历史等领域的研究,都鼓励我们申报课题。”

  从小拜妈祖、吃妈祖面的林孟蓉,将研究目光放在了妈祖文化与经贸发展上。2019年,她的课题《“一带一路”视野下台湾地区妈祖文化与海上经贸关系研究》,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我想把以‘立德、行善、大爱’为精神内涵的妈祖文化传播出去,带动两岸更多年轻人去传承。”

  早期,台湾经济发展与妈祖信俗关系密切,商业组织与宫庙组织合二为一,不少商帮都会供奉妈祖。台湾地方经济的商贸核心主要依附于港口附近的妈祖庙,人来物往,带动了商业经济发展和港口城镇繁荣。

  “一有空我就跑各地的妈祖庙,跟村民交谈,研究妈祖信俗的传播路径,了解妈祖文化在台湾社会经济变迁中的影响力。”从台湾北海岸到南部,林孟蓉“打卡”的妈祖庙不下数百间,素材本越来越厚,她也愈发感知“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福”文化,赋予了林孟蓉更多学术灵感。在闽台两地,许多节庆、习俗蕴藏丰富的“福”文化,这也是她撰写专著的初心。“台湾的许多民俗源于福建,闽台处于同一民俗文化区,是中华文化一体多元中的‘一元’。”林孟蓉说,明清闽人迁台,将福建的饮食、信仰、民间技艺等带到台湾,也将“福”文化的多元样式带了过去,形成丰富的人文景观,“从中可以看到闽台文化的共通性和历史的一脉相承”。

  回归源头的“斜杠人生”

  教师、学者、文化传播者……施沛琳在福建“解锁”了多重身份,用“斜杠”形容一点不为过。

  在台湾台南长大的施沛琳,曾在台湾当过20多年记者。2007年,她考入厦门大学深造,5年后博士毕业的她来到闽南师范大学执教,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由于对闽南文化情有独钟,施沛琳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乡村实地调研,记录古民居面貌,整理编辑村民的口述史,并制成纪录片。别具一格的授课形式,让她深受学生喜欢,先后获得学校“最美教师”、“福建杰出人民教师”等称号。

  “无论南音、木偶戏,还是石头屋、蚵壳厝,都是两岸同根同源的例证。追寻这些记忆的过程,就像找寻母亲的怀抱,可以透视两岸的渊源与变迁。”施沛琳说。

  记者出身的独特视角,让施沛琳做起研究来得心应手。2015年,她主持的课题《台湾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台湾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独特瑰宝。研究两岸高山族一脉相承的历史事实,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在施沛琳看来,台湾少数民族也认同中华民族,希望跟大陆各民族加强交流。

  对族源的探索,也是她观察的重点。深入阿里山邹人部落、花莲阿美人部落、南投赛德克人部落等调研,她摸清了台湾少数民族的“家底”及族群起源。“从族源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看,台湾少数民族大多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以闽粤为主,跟大陆有同源关系。”施沛琳的研究,跟当前考古界的观点不谋而合,即台湾少数民族所属的南岛语族起源于大陆东南沿海,根本不是“台独”分子声称的与大陆无关的“南来说”。

  2021年,由闽南师范大学策划的《台湾通史》(六卷本)出版发行,展示了台湾从远古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以翔实史料证实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负责现代卷,这段从台湾光复到两大政党轮替的历史,从客观角度阐述了两岸关系的变化,向大家展示了‘两岸好,台湾才会好’的至理箴言。”施沛琳说,台湾的历史被扭曲了,对台湾历史正本清源她责无旁贷,“希望这套书能入岛普及,向岛内传播正确的历史观”。

  课堂上师生相见欢,田野里调研硕果丰……来闽16载,施沛琳的“斜杠人生”愈加丰满。“现在的我,回到了文化的源头。”

  来源: 福建日报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