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尽,山势起。龙门山,道源地。
成都西北边缘,龙门山脉蜿蜒逶迤,霞光万道。在龙门山脉四川彭州通济镇君山村7组段,顺着乡村公路一路向山顶攀爬,中途可见一大片极其茂盛高深的竹林,再顺着竹林深处继续攀爬约10多分钟,便可见到竹林深处的几间瓦屋,中间正屋赫然挂着“老君三清殿”。
同行的竹林主人、中华文化传承人、易学风水研习师王志强告诉我们,今天是带我们来看望他的老师——彭州老君山三清殿88岁老道陈昌海道长,顺便带我们参观一下他正在开发打造的竹林。
(现年88岁的陈昌海道长在山腰介绍彭州老君山地形地貌)
陈昌海,民间道人也。解放前即在始建于东汉末年张天师弘道的第一个治所、道教二十四治之首的阳平观等学道,学道有成后离开阳平观即进入现老君山修道。2004年,陈昌海道长四处勘测,寻找合适的修道之所,看到现老君山三清殿所在之处,山势雄奇,清气氤氲,左有“金钟”,右有“玉鼓”,虽然当时该山一片荒芜、杂树丛生,但陈昌海道长决定落脚此处。陈道长挖山平地,种菜修路,伐木为柱,削竹为墙,一砖一瓦修葺山居,在此结茅修道,不知不觉已有二十余年矣。
(2023年3月21日,王志强拜师陈昌海道长)
文化传承人王志强与陈昌海道长结缘,正是老道看到这位湖南韶山籍的小伙颇有慧根,决定将其收为弟子。公历2023年3月21日,正是农历春分,当天王志强便邀请一干好友,在简陋的道观正式拜入陈道长门下。
王志强介绍,早在两年前,他经人介绍前来此处,仔细堪舆下,发现此地在浅山环抱之间,毗连天台山的彭州仙山白鹿顶形如“金钟”落地,而面前相对应的山形,则好像大鼓,正所谓:“金钟”“玉鼓”响,催王登九重。这个地方名叫君山村,这座山又叫老君山,不是随意而来。据有记载的历史传说,张天师当年来西蜀修道,某日太上老君驾临亲授“正一盟威之道”,并亲传了《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一书,追根溯源应该是当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彭州创立道教第一个治所时,接受太上老君驾临亲授“正一盟威之道”的所在地,这个地方毫无疑问是极佳的文化旅游宝地。
(卫星云图俯瞰彭州老君山,上风上水,如巨龙蜿蜒,阴阳相对,万物之始)
(彭州老君山所在位置,其整体外形如“龙根”)
王志强介绍,通过卫星云图俯瞰通济镇君山村老君山,可以看到龙门山脉之中,著名的湔江河谷流过,形成一条上风上水的“水龙”,巨龙蜿蜒,阴阳相对,而对应易学的万物之始。
在半山腰,这里还有定山寺的遗址,可惜现在只剩下一块石碑和散落的三五户人家。半山腰中间尚有一间破败的农家小屋,在当地人的口中充满传奇。据说只要有人住在这间屋中,晚上必然做各种奇怪的梦,而梦境大多是有人前来告诉不要在此居住,挡住了下山的路。笔者也不知真假,但这家人确实很早就搬离了,只留下一间弃用的现代小屋。
半山腰300多亩茂密的竹林,更为此地添加了“仙气”。基于这片竹林,王志强萌生了在此处投资开发的念头,历经一年多的考察,最终承包了该片竹林的开发权。王志强说,虽然全国叫老君山的地方众多,但像这里既是天府之国上风上水宝地、又是道教发源地所在地、还是尚未开发的文旅处女地的并不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史料记载,先秦至汉初,彭州是蜀中原始宗教祭祀的中心。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张陵于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26年)称“天师”作道书,“创二十四治”,“首治阳平治”就在附近,加上彭州的漓源治、葛璝治,这里又被称为“道教元都”。而彭州市通济镇,地处彭州市西北部,东接葛仙山,南接丹景山,西接磁峰镇、小鱼洞,北靠龙门山、白鹿镇,是上等的宝地。当代,1996年时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青城山道教当家傅园天道长,发起了重建彭州阳平观工程,并在当年破土动工并历经多年建成。
来源:中华网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