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两岸媒体人在江西探访“状元之乡”:看古代“学霸”如何养成?

图片1

两岸媒体团在杨万里纪念馆合影。(摄影:李昕)

华夏经纬网10月17日讯:(记者 李昕)“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想必很多人都能琅琅上口,但是如果说到这些诗句的作者都出自一个地方,那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

被誉为“状元之乡”的吉水,历经1300多年科举长河,是庐陵文化的起源地。16日,两岸媒体庐陵文化江西行活动来到吉安市吉水县,一起游览杨万里诗画小镇,参访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

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故里,建有南溪园(诗词园)、诚斋园(杨万里故居建筑群),及杨万里陵园,园区布局生动再现了杨万里“诗画、爱国、忧民”的生命历程。值得称道的是,这里的乡村设计,亦融合了杨万里的诗词演绎,可谓“一步一诗,一步一景”。

在诗画小镇,两岸媒体人一起重温了杨万里的著名诗句,很多台湾媒体人叹服于这位高产诗人居然有如此之多的名篇。

台湾媒体人张婷华对记者表示,这是她第一次走进大陆比较内省的地方,“通过这些文化的复刻,才了解到杨万里这样一个爱国诗人,他的学识和诗词方面的造诣都令人敬佩。”

张婷华还“入乡随俗”地现学了一首杨万里的《小池》,笑叹不如“三岁小儿”,“因为岛内推行‘去中国化’,这些诗词真的已经从教科书了消失了,非常让人遗憾。”

谈到庐陵文化,自然少不了浸润其中的“学霸”气息。

吉安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有“文章节义之邦”及“状元之乡”的美誉,曾出现过“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盛况。当日,两岸媒体人一起走进了紧靠赣江的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了解这个史上的“学霸摇篮”。

图片2

台湾媒体人驻足观看状元金榜。(摄影:李昕)

中国进士文化园,是目前我国唯一以“进士”为主题的文化游园。在这里可以清楚看到由古至今的进士文化传承,了解到科举以来金榜题名的起源、发展、变迁,直观地认知我国古代进士选拔的流程。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吴泓勋表示,“进士园把科举选拔制度有系统的整理出来,从秦代一直说到晚清与近代的演变,像是选才制度、官袍变化等,还有许多收藏文物,例如古籍门匾与皇榜,让人觉得这些是活生生的人物,而非过去课本读到的几段文字,增加了很多真实感。”

台湾自媒人龙世炜也收获颇丰,“虽然我祖籍吉安,但是每次回来都没有接触到这个板块,这次走访后才发现,这边的资料整理得很完整,可以让外来人很清楚地了解科举制度的文化历史脉络。而且整个园区也规划得很好,让人好像游走在历史之中,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

图片3

两岸媒体人参观进士展。(摄影:李昕)

“我个人更好奇的是,比如像是吉安的社会风气”,台湾旺报前副总编辑、资深媒体人洪肇君则有着更深的思考。“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的小农社会中,男孩就等于生产力,把男孩送去读书,不仅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还要多负担读书的开销,这是很不容易的。”

“表明这个地方基础教育必须要非常完善。并不只是四大书院,还代表着乡间启蒙教育体系有着庞大的基础。”

“这显示在明清时代,吉安的教育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中国人自古就有以‘勤耕语读’作为农业社会的最高标准,江西人做到了。他们培育出欧阳修、王安石、杨万里、文天祥,这些中华历史上焕发光彩的人物,代表江西这个地方,的确有其独到之处,而不是只培育追求功名利禄的读书工具。”

“这对现代教育也很有借鉴的价值。”

台湾TB新闻网特派记者刘钟,特地买了一个古代状元的卡通Q仔,准备带回去送给自已的女儿,“我希望让孩子知道,家族的荣誉要如何去发扬、传承,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如何回报和服务国家、社会。”

“这是很难得的一课。因为,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脊梁。”(完)


责任编辑:侯哲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