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11月6日电(记者刘斐 石龙洪)台湾“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6日在台北举行记者会,批评民进党当局为达成不可能实现的“去中国化”政治目的,进行不负责任的“去古文化”教育,牺牲学子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语文养成教育,对下一代的成长发展贻害无穷。
11月6日,台湾知名作家、阳明大学(现阳明交通大学)退休教授张晓风(中)在“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记者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与会教育界人士表示,近年来,民进党当局通过修改课纲,大幅减少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比例,且边缘化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将语文教育目标浅化为纯粹的语文工具,忽视了文学、文化、思想的多元面向。在多种综合因素作用下,中文在岛内越来越沦为弱势学科。近日,台湾世新大学中文系或于后年起停招的消息,就引发岛内各界议论和担忧。
“语言力是社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可能有竞争力。”嘉义大学应用历史学系教授吴昆财说,风靡大众的中国风歌曲、历史影视剧等文创作品都是源于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正是后世取之不尽的文创宝库。但是,岛内青少年语文教育和学习的状况已发出沉重信号,令人忧心。
他呼吁,为了下一代拥有竞争力,必须振衰起敝,努力促进语文教育发展,这是这一代人应尽的责任。
11月6日,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潘朝阳(右一)在“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记者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文化与文字是好东西,但在台湾有人却强迫我们把这么好的东西丢掉。这是非常残忍的事。”台湾知名作家、阳明大学(现阳明交通大学)退休教授张晓风说,语文是重要软实力,不应受政治意识形态干扰。民进党当局把语文学习同政治挂钩,割裂了语文与文化的传承,必然会隔断对历史的认知。
张晓风说,作为诠释者的语文教师自身要能体会到古文的美,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沉浸在古文的韵味中。然而,诠释者已出现了文化断层现象,未来包括古文教育在内的语文教育会走向何方令人担忧。
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林保淳表示,文言文不是“死文字”,因为已经有很多内容融入白话文中。文言文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是了解传统历史、文化、思想的重要路径。
台北第一女子高中退休教师段心仪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对当下岛内学生无法深入学习文言文的状况表示惋惜。
11月6日,台北第一女子高中退休教师段心仪(中)在“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记者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刘斐 摄
“过去高中阶段学习文言文达60篇,如今缩减到只有15篇。原本他们有能力在初中前将白话文根基打好,到高中便可以深入学习中华文化,积累文学和文化底蕴。”她说,文言文学习空间被极大压缩,让学生无法完整认识中华文化。
谈及古典文学的重要性,段心仪说,文言文承载了5000年中华文化的厚度和文学素养。“如果学生高中时期未打好基础,就会失去生命中一种核心能力,不但不能讲述中华民族的动人故事,甚至无法演绎出自身动人的生命。”
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潘朝阳说,包括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在内的古文教育以中华文化的经典为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常道之教化”,而文化道统不可以断裂。“必须立即恢复语文教育的常规,让下一代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神。”
“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由岛内有识之士于2018年发起,核心内涵是“自己救、自己写、自己教”,旨在唤起更多民众觉醒,反对教育“去中国化”。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