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探寻志愿军的胜战密码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3-11-13 14:13:13

  探寻志愿军的胜战密码

  ——《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五任司令员》创作谈

  ■丁晓平

  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3年前的2020年10月19日,“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我怀着无限的敬仰之心和敬爱之情走进了军事博物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看着那一幅幅照片、一帧帧视频、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场景,还有那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那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故事……我明白了什么叫以劣胜优,什么叫以弱胜强,什么叫英雄气概,什么叫不畏强敌,什么叫制胜强敌,什么叫同仇敌忾,什么叫万众一心!——震撼!感动!洗礼!我想,所有去参观展览的人都有着同样的感受。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更加坚定了要写一部历史纪实作品的决心,来纪念抗美援朝的先烈们。但是,有关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已经很多,我一时间还不知道从哪里写起、从什么角度切入。说白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写和写什么。

  在军事博物馆的展览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块展板,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历任领导”,其中“司令员”一栏赫然印着彭德怀、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的名字。不用解释,也无须说明,他们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接着往下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5位志愿军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任职情况:彭德怀,湖南湘潭人,1950年10月至1954年9月,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湖南湘乡人,1952年4月至6月,任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邓华,湖南郴县人,1950年10月至1954年2月,任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1952年6月至1954年2月,任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4年9月至10月,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得志,湖南株洲人,1952年7月至1954年10月,任副司令员;1954年10月至1955年3月任司令员。杨勇,湖南浏阳人,1954年2月至1955年4月,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5年4月至1958年10月任司令员。

  看完5位司令员的简历,我震惊了。在这些身经百战的开国将帅的名字背后,还有一个这样的“巧合”——他们都是湖南人!和许多人一样,我还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这是历史的巧合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传奇,不能不说是一个胜战的传奇。抗美援朝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之战,这是正义的胜利、是和平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时间已经过去了多年,或许我们永远无法还原历史的现场,无法进入革命前辈的灵魂世界,甚至无法抵达英烈们的精神高地,但英雄的红色故事、先辈的红色基因、胜战的红色密码,如同红色的血液在我们心中流淌,生生不息。

  军之大事,命在于将。参观完展览,我回家查阅资料后发现,还没有一部从志愿军司令员的视角、从志愿军高层决策指挥层面来书写抗美援朝的纪实文学作品。就这样,我终于找到了创作的思路,并把书名确定为《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五任司令员》,希望通过这种纪实的书写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因为这既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现实的启迪。恰好,湖南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前来约稿,我们一拍即合。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朝人民和志愿军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巨大热情,彭德怀元帅1958年1月在《志愿军一日》的“再版序”中这么写道:“这种热情,只有在正义的战争中才能产生。特别是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这种正义性的时候,他们对于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就会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无比的勇敢,无穷的智慧,并且能够忍受和克服人间罕有的艰难困苦。见义勇为,本来就是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这种品质一经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相结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就化为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这就是志愿军广大官兵所以能够那样英勇、顽强、机智和吃苦耐劳的政治基础。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虽然在武器装备上自始至终都处于劣势,但是终于打败了敌人,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也是由于这个道理”。

  那么,该如何书写这5任志愿军司令员呢?他们都是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都有着不同寻常的传奇人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着相同又不同的战斗轨迹,入朝作战有先有后,任职时间有长有短,指挥战斗有大有小……因此,如何真实、客观、完整地完成这一写作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非常幸运的是,有关抗美援朝的史料、文献、传记和纪实作品很多。这其中,既有5位司令员本人的日记、回忆录,也有中外历史学家和作家撰写的各类著述。在构思和写作中,我依然坚持自己习惯用的“文学、历史、学术,跨界、跨文体写作”模式,采取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叙事方式,从指挥决策的视角再现志愿军5任司令员准确领会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意图,善于寻找和捕捉战机,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歼敌制胜,反映他们军事指挥艺术的卓越和为抗美援朝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和人民军队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

  在全书的结构上,我采取了列传的形式,分别讲述5任司令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但这也给书写带来了困难,因为5任司令员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事件中具有巨大的重合性,极容易出现重复书写,尤其是难以把握不同人物在同一事件中所起的不同历史作用,还有他们不同的地位与关系。这就必须在熟悉历史的同时发掘历史人物的性格,掌握历史事件的复杂性、特殊性,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全书分5章18节,在篇幅上除彭德怀为6节外,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4人均为3节。18节的标题均以带有军味、兵味、战味的成语冠名。书稿完成后,我又专门请军事科学院党史军史专家审核把关,给予修改指导。

  志愿军为什么能够打胜仗?对于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的原因,彭德怀曾饱含深情又富有哲理地说:“为正义而战的革命军队,有着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着全体官兵和广大人民的自觉支持,所以总是经常打胜仗,很少打败仗。军队中的指挥员也总是打胜仗的多,打败仗的少。每一支革命军队都可以说是常胜军,也应该是常胜军。有些人不了解这一点,常常把一个战斗、战役的胜利,错误地认为是个别指挥员或者少数英雄人物起了决定的作用,而不看成为包括前线和后方人员、军官和士兵、军队和人民在内的所有参战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指挥员和英雄人物在取得胜利中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决不应当被片面夸大。常常有些指挥员在打了几次胜仗以后就骄傲起来,片面夸耀自己的作用;在其他工作中,也往往有人在做好了一两件事情以后就骄傲起来,把自己看得了不起,都是犯了这个毛病。”彭德怀元帅说得多好啊!这是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真理,这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战密码!

  我想,《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五任司令员》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也都包含在彭德怀总司令这谦虚、朴素、真诚又深刻的话语里了。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