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长旭(文学博士,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文物数不胜数。然而,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一部分珍贵文物流落海外,被称为“离家的国宝”。在国人的眼中,国宝并不是一种无生命的冷冰冰的物件,也不是一堆价值千金、可资炫耀的财物,而是一群充满着生命温情且与国人血脉相连的“家人”。
上海大学陈文平教授长期从事海外流失国宝的追索、寻踪与研究工作,曾于2001年出版《流失海外的国宝》一书,2023年11月再出力作,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员安夙合作出版《离家的国宝》。尽管两书的研究主题相近,但前书的读者设定偏于学界的小众,对流失海外的国宝寻踪觅迹,资料翔实,凿凿有据,论证细密;新作则注重考虑普通大众的阅读习惯,删除了部分冗余的史料和过于艰涩的学术表达,补充了不少最新的踏访及研究成果,文风更加通俗,感情更加真挚,选图印刷也更加精美,既有较高的学术分量,又极适于大众的普及和阅读。书名中“离家”一词的选用,更是体现出作者对于当下“流失国宝”话题语境的敏锐自觉与积极顺应。
1.国宝离家之厄
《离家的国宝》是一份史料精审、图画精美的流失海外国宝档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国宝离家之痛”选择了“圆明园盛景的毁灭”“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宝藏的流散”“天龙山石佛厄难记”等十个国宝流失案例,讲述国宝流失海外的历史真相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曲折经历;下篇“海外中国文物珍品精选”撷取108件海外遗珍,图文并茂地进行鉴赏解读。该书体例与著名书画鉴赏家杨仁恺先生的《国宝沉浮录》略似,杨先生的著作专讲散佚书画国宝的流转故事,分“国宝沉浮史”“国宝辨析录”上下两篇,两书配合阅读,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近代以来国宝流失散佚的沉痛历史。
国宝是国家精神的象征与民族历史的见证,国宝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国破则宝散,国宝之厄反映着国家之厄。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势衰微、神州板荡,国宝重器、盛世遗珍亦如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一样,屡遭浩劫,流离失所。《离家的国宝》用十个章节分述十个国宝流失案例,“文明浩劫”“国宝之殇”“六骏失群”“百年分离”“漂泊四方”……百年国家民族的屈辱史,亦是百年国宝的毁坏、失落、流散史。这里既有列强的抢夺劫掠,也有家贼的监守自盗,更有无知愚昧者的浪掷糟蹋。“万园之园”“无上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无数文物珍宝被洗劫一空。敦煌莫高窟是我国文化史上最重大的遗存之一,“然而不幸的是,敦煌遗书发现于西方列强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年代”。斯坦因只用40块马蹄银便骗走了24箱价值连城的经卷写本和5箱绢画绣品,伯希和只用区区500两白银便换走了10余个大木箱6000余卷敦煌遗书中的精品。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国宝浩劫已足令人沉痛,“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尴尬处境,更令国人愧憾不已。万千痛心愤慨,矛头总绕不开一人——敦煌道士王圆箓。然而,诚如余秋雨在《道士塔》中所说:“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假使没有王道士,敦煌藏经洞的经卷是否就能够得到妥善保存?设若没有净亮和尚,天龙山的石佛是否就能够完好无损?在国弱民贫、内忧外患的年代,浩浩荡荡的所谓“探险队”“考古队”在中国肆意行动,如入无人之境;大批国宝被运出国门,来去无阻。洛阳金村八座东周古墓被盗掘,珍贵文物被一扫而空,仅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一人就搜购运走1100多件。天龙山千年石窟“原有大小佛像,上下各层,悉数被毁,或身完首失,或全体残碎”“洞顶云龙仙女,亦悉无存”“碎片石屑,散布满洞”……荒漠深山、地上地下,中华文物所遭劫难,触目惊心。
杨仁恺先生《国宝沉浮录》一书的“出版说明”中也讲道:历代法书名画搜集汇拢于宫廷之内,以清乾隆时期最为宏富,“而论宫中所藏书画之屡遭劫掠窃失,这样的损失更无法与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逊位之后短短11年中所造成的灾难相比”。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物光华璀璨,然而晚清以降,国力衰颓,山河破碎,列强环绕,虎视眈眈,凝聚着中华先祖们智慧与精魂的国宝重器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垂涎觊觎者有之,狗盗鼠窃者有之,明抢暗夺者有之,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书,守不住几尊佛首!
行穰帖 东晋 王羲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离家的国宝》
陈文平 安 夙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国宝盼归之切
“昭陵六骏”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旷世杰作,是当之无愧的稀世珍宝,然而却在20世纪初不幸横遭劫难,“飒露紫”和“拳毛騧”被盗卖海外,目前国内仅余四骏。为了彻底弄清两骏被盗卖的过程,陈文平教授遍访踏查,追踪问迹,先后到西安、北京、上海走访,并远赴法国、美国调查,为我们清晰地梳理了昭陵两骏流失美国的历史真相。“昭陵六骏”都是曾经跟随唐太宗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的骁骑,如今却六骏失群,天各一方。
这不禁让人想起2023年8月网络上一部火爆出圈的微短剧——《逃离大英博物馆》。这部短剧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让大英博物馆中名为“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藏品化作人形,携带流失海外文物的家书逃离博物馆,踏上回家之路。一封封家书,把流失海外的文物与留在国内的文物勾连了起来。唐大马与唐小马、唐代石雕佛像与辽代三彩罗汉、龙耳虎足与朝冠耳炉、琴师陶俑伯伯与笛师陶俑阿姨……“小玉壶”念诵家书的片段成了全剧最为动人的时刻,令无数网友热泪盈眶。“家人”“家书”“回家”,这部表现流失文物的网络微短剧也自觉采用了“家文化”的叙事母题。“家人是血脉相连的同胞”,流失在海外的每一件中国文物,都是最亲的家人,都是最深的牵挂,山高水远,隔不开浓浓的血脉亲情。
刚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小玉壶”脸上脏兮兮的,这引发不少网友对流失海外文物安置环境及保护状况的担忧。国内学者研究一生却难得一见的国宝,在国外或许只不过是无关轻重的历史旧物。当看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许多在中国见不到的精美石刻与青铜器被随意地摆放在某个黑乎乎的角落,当看到法国枫丹白露宫的清宫旧藏巨幅中国画因幅面太大而被折起来展出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史树青先生就曾伤心不已。即便有些文物在国外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但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够深刻理解这些国宝中蕴藏的细腻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承载的曲折动人的文明故事呢?
国宝是时代文化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见证。国宝流散不仅是民族瑰宝的损失,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挫伤与打击。“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然而,自甲骨被发现以来,就屡遭劫难,数量庞大的甲骨流失海外。经英国传教士库寿龄、美国传教士方法敛之手外流的甲骨不下4000片,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搜购转运到加拿大的甲骨多达5000片,流失于日本的甲骨总数在12000片以上……星散四方的甲骨,对于外国人而言,或许可以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也或许是徒供私藏或展览的历史遗物,冷冰冰没有温度;但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些斑驳残损的甲骨却是我们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识了解祖先的生活、溯源文化根脉、连接沟通古人精神的重要中介。文化折扣、价值减损,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在星座文化圈中的意义及其在生肖文化圈中的意义,“章公祖师肉身坐佛”对于荷兰收藏家的意义以及对于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普照堂周边村民的意义,天差地别,霄壤之殊。
三彩倚坐执镜女俑 唐
美国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陶牛车 北魏
法国赛努奇博物馆藏
3.国宝回家之路
国安宝聚,国盛宝归。2021辛丑年央视春晚,漂泊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八窟佛首在特别节目《国宝回家》中亮相,这是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一百件文物,也是第一尊从日本回归的天龙山佛首。在节目中同期展示的还有一幅唐代画家韩滉的《五牛图》,这件国宝自被八国联军掠走以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辗转流离、风雨沧桑,最终于1952年被成功解救回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指导下,以文化部文物局首任局长郑振铎先生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文物工作者们,正式开启了流失海外国宝的回家之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令——《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颁布实施,有力堵塞了国宝文物向境外流失的漏洞;1951年,文化部文物局成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回救流散到香港的文物。当时的新中国,四方初定、百废待兴,中央人民政府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拨出专款,用于支持流失海外文物的回购工作,包括晋王献之《中秋帖》、晋王珣《伯远帖》、唐韩滉《五牛图》、五代董源《潇湘图》等在内的一大批国之重宝陆续回归,新中国对文物追索与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支持。1951年至1958年,苏联先后向我国返还64册《永乐大典》;1955年12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接收了民主德国返还的3册《永乐大典》和10面义和团旗帜。
国宝回归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需要文物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需要国家之间的密切合作,需要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需要文物专业知识的深度介入。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1989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并首次以外交途径追回秭归屈原纪念馆被盗文物战国青铜敦;1997年,我国加入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1998年,经过漫长的司法诉讼和谈判协商,追回走私英国的3000余件文物;2002年,“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正式启动;2009年,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中美限制进口中国文物谅解备忘录》……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我国逐渐走出了一条综合外交斡旋协商、国际执法合作、民间购买捐赠等多种形式的“国宝回家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与20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合作机制,1800多件海外流失文物顺利回家。“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2019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出访意大利期间,与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796件套中国文物返还活动。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流失文物回归,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在现场见证流失文物回家。一件件流失文物踏上归途,见证着中华民族从屈辱苦难到富强兴盛的历史脚步。
国宝文物是精神的国土,守土尽责,方能不辱使命。吴世昌在《近五十年中国历史文物之丧失》中早就指出:“历史文物的丧失是逐渐的,是精神上的暗蚀。”“丧失了一个精神性灵所寄托的历史文物,譬如一个人,神经上内质的损坏,一时虽没有悲惨的流血,却能使人根本成为行尸走肉的废物,其危险更在硬性的病损之上。”许多青铜器的铭文总习惯于在末尾处使用“永宝用”“子孙永宝用”“子子孙孙永宝用”一类的结语,正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够永宝此器,铭记与珍视祖先们的功德与荣耀。不管“海外文物追索之路”如何复杂艰辛,我们都要勇敢地肩负起民族文化遗产的守护传承责任,“一念在兹,万山无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让离家的国宝早日踏上归程,让曾经断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链条重新接续,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注入来自历史深处的雄浑动力。
本文图片均选自《离家的国宝》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