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上旬,美国民众在白宫前用蜡烛摆出“停火”字样,批评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
1月1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结束了为期一周的中东之行。这是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布林肯3个月内的第4次中东之行,据称意在避免巴以冲突进一步外溢。然而,布林肯在访问期间并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举措,美军和以军的军事行动也未因此收敛。美国如此这般在中东抱薪“灭火”,非但不能“止战”,反而可能会“助战”。
斡旋难见成效
1月4日至11日,布林肯对土耳其、希腊、约旦、卡塔尔、阿联酋、沙特、以色列、约旦河西岸以及埃及进行了访问。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布林肯此行重点强调以下事项的重要性:一是保护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平民的生命;二是确保所有剩余被扣押人员获释;三是共同致力于促进向加沙平民提供更多且持续的人道主义援助,并恢复基本服务;四是确保巴勒斯坦人不被迫迁出加沙。
据外媒报道,布林肯此次中东之行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在土耳其,布林肯与土外长和总统见面后,双方没有发表任何联合声明。据土耳其媒体报道,土耳其对美国持续向以色列输送武器,并在联合国力挺以色列表示强烈不满,美国就巴以冲突的立场让土耳其政府和民众无法理解。
在希腊,布林肯对媒体表示,由于各方视角、需求和要求各不相同,此次中东之行的多场对话并不容易。
在约旦,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在会见布林肯时称,美国要促使以色列立即停火,以军持续的军事行动将带来灾难性后果,必须结束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
在卡塔尔,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在会见布林肯时强调,必须尽快促成加沙地带停火,确保地区稳定与安全。布林肯称,如果没有协调一致的和平努力,加沙地带冲突可能蔓延到整个中东地区。哈马斯高级官员哈姆丹表示,美方应反思自身立场,正是其对以方的支持使冲突延宕至今。
外溢风险增加
在布林肯以促和为噱头访问中东之际,美以两国军队却正用实际行动破坏着中东地区安全稳定。
一方面,美军加大军事行动力度。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莱德1月4日表示,美军当日在巴格达发动空袭,炸死“人民动员组织”第12旅指挥官穆什塔克。莱德称,该目标人物一直参与策划和实施针对美军的袭击,美军此次打击是出于自卫,未造成平民伤亡。路透社称,袭击造成包括该组织1名高级指挥官在内4人死亡、多人受伤。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称,虽然近期美国多次将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与民兵组织有关联的地点作为打击目标,但美国在伊拉克首都这样的中心位置采取空袭极为罕见。这一行动凸显了冲突正在向中东大部分地区蔓延的危险。
另一方面,以军持续打击重点目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月7日在内阁会议上强硬表态称:“在我们实现所有目标之前,决不能停止战争,我们的目标包括消灭哈马斯、释放所有人质,并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1月2日,以色列无人机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进行“斩首行动”,杀死哈马斯二号人物、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拜登政府忙撇清干系,称事先并不知情,以色列在暗杀行动开始后才通知美国政府。1月3日至4日,以军战机连续对黎巴嫩真主党几处设施发动空袭。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同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轮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2.2万人死亡。
搅局作用凸显
从近期的情况看,美国虽表面上极力在中东问题上扮演“促和者”,但其搅局者的本质还是暴露无遗。
一方面,外交努力难以奏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坦言,美方不指望此行每一场对话都容易。以色列前情报官员、特拉维夫大学教授迈克尔·米尔施泰因表示,通过外交途径避免巴以冲突扩大化的窗口正在关闭,“布林肯此访可能是通过外交方式解决冲突的最后机会,当前诉诸武力的可能性看上去比达成外交方案更大。”
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联合创始人特里塔·帕尔西表示,美国政府对以色列在加沙军事行动的纵容,是当前中东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美国需要做的,不是假惺惺地促和,而是向以色列施压。“如果美国拒绝向以色列施压要求其停火,中东地区局势就会持续紧张,并可能发生一场将美国卷入其中的地区战争。”
另一方面,军事助战作用凸显。同前几次巴以冲突不同,这次美国盟友以色列的目标已不仅仅是削弱哈马斯。与此同时,驻扎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以及部署在该地区海域的美军正处于“痛苦的暴露状态”,自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美军在中东的多个基地遭到120余次袭击。
在上述情况下,让美军和以军“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无疑难度很大。美国“政治新闻网”近日援引美国政府高官的话称,美国越来越担忧巴以冲突扩展为更广泛、旷日持久的地区冲突。美正在就可能卷入中东新战争的方案进行内部讨论,情报官员正在制订击退伊拉克和叙利亚武装组织袭击美军的计划,军方也准备打击也门境内胡塞武装。可以预见,美国未来在中东地区最有可能发挥“助战”而非“止战”作用。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