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现场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
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的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现场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活动以“发展共同体 构建新格局”为主题,会聚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学者和相关工作负责人展开经验交流,共同探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公共文化共同体”是广州于2022年率先在全国提出的概念。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瑜梅介绍,公共文化共同体是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打不通、聚不拢、带不动、落不实等问题,以提升文化治理能力为核心,以公共文化标杆项目为抓手,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生态为目标而建立的一体化交流合作机制。“广州通过组织政、产、学、研、媒、社会力量等主体深度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治理项目库等一批标杆项目,以务实创新举措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广州市副市长谭萍说。
以广州为起点,广东省在全省推行“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创新理念,推动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以及在供需匹配度、协同机制、服务效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次交流活动中,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广东省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工作指南》,提出从推动社会参与、横向整合、纵向联动、智慧赋能、区域协调、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七方面着力推动共同体建设,建立打通部门壁垒、发挥体系效能、带动基层发展、聚拢社会力量、展现文化价值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生态,推动实现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既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体现了强化统筹整合、推动共建共享、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基层文化内生动力、赋能基层治理等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之后,公共文化领域深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能的又一个具有改革意义的创新举措。”
“十四五”期间,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公共文化开放共享格局,涌现出了不少好做法、好经验。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俞浩介绍,东城区近年来围绕有没有、够不够、好不好和优不优,构建了以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为主、公益性社会组织助力、文化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格局,探索社会化运营全过程管理制度体系以及优惠收费服务,突破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瓶颈。社会化运营主体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如北京市东城区“美后肆时”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针对白领人群及四合院建筑特点,开展四合院音乐会、四合院单身青年节和四合院阅读青年节等特色品牌活动,受到周边青年群体的追捧。
上海市嘉定区以“我嘉书房”作为切入点,激发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科长金燕介绍,嘉定区从2016年推动“我嘉书房”建设,到2018年建成了30个“我嘉书房”,成为撬动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杠杆。如今,这些书房累计接待读者近800万人次,图书流通量达346.9万册次,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3259场次。
又如浙江省温州市近年推出的24小时公共阅读空间“城市书房”,通过多方参与、场景拓展、数字赋能等,用“阅读+”“+阅读”丰富服务内涵,延伸服务触角。河北省沧州市从2017年提出并开始实施“文化干细胞”培育工程,支持引导小微文化企业、文化组织和民间文艺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目前,全市共有774家“文化干细胞”,参与近万项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中山大学国家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程焕文看来,公共文化共同体实现了公共文化从“文化+”到“文化×”、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建设的重大升级和转型。“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代表着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一个趋势,也体现了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治理和公共文化治理能力提升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程焕文说。
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新认为,广州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在全面准确践行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打通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服务、促进共建共享共治理念落地、体现公共文化赋能社会治理的功效和价值4个方面形成了引领和示范。“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都是需要大力推动的事。这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入了新内容、增加了新动力。”李国新说。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