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马建昌为来自四川、广东等地的中小学生讲述哈尼族文化。
“祖先跨过了很多山,走过了很多河,来到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近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哈尼哈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建昌唱起哈尼哈吧,讲述着哈尼族古老的历史。深沉而绵长的歌声绕过哈尼族的蘑菇房,萦绕于层叠壮阔的哈尼梯田之上。在他看来,每多一人来听,就能增加一份传承的力量。
学会古歌 历练能力
在哈尼语中,“哈尼哈吧”意指哈尼古歌,是一种庄重典雅的歌唱调式,内容涵盖哈尼族生产劳动、人文礼俗、吃穿住用等方方面面,被誉为哈尼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百科全书”。可以说,凡有哈尼族聚居处,就有哈尼哈吧;凡见哈尼梯田处,就能听得到哈尼哈吧。
马建昌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一个哈尼莫批(掌握哈尼文化的祭师)世家,从小就对哈尼哈吧有浓厚兴趣。每当长辈吟唱哈尼哈吧时,他都会静静聆听,一一牢记。
1974年,时年19岁的马建昌跟随父亲马莫依系统学习哈尼哈吧文化,同时拜哈尼莫批李岩簸为师,学习哈尼哈吧演唱技艺。“最初,要整日不间断地学,要满心满耳灌满哈尼哈吧,再慢慢消化理解。”回顾学习哈尼哈吧的历程,马建昌深切地感到,坚持下来不容易。
正因不易,格外珍惜。每逢祭祀、节庆、婚丧、盖屋等重要场合,马建昌都积极争取去现场跟着父亲和师傅演唱,从中历练提升自己的能力。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凭着自己的努力,马建昌记住了越来越多规模宏大的长篇叙事体,也掌握了即兴短歌的技法,演唱吐字清晰,音腔悠长圆润,声情并茂。渐渐地,他从和声者、伴唱者的角色转为主唱,受到其他演唱者和村民的认可。
精研传统 传递智慧
哈尼族没有文字,因此,哈尼哈吧既是古歌又是古书,口传心授,代代流传,记录着哈尼族世代从事梯田农耕生产生活的传统,是哈尼族文化的记忆载体和传承手段。不仅为表达祝愿,哈尼哈吧更重要的功能是传递处世的道理,叙说人生智慧。
“一个好的哈尼哈吧演唱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明事理、善表达的人。”随着演唱水平日臻成熟,马建昌越发领悟到,要唱好哈尼哈吧,必须要精研哈尼族传统,学通哈尼族文化。为此,他一面更加用心关注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时时将所思所想更新到歌词中,一面继续学习,接连掌握了四弦、巴乌、扎比等哈尼族传统乐器的演奏技艺,并在参加各级展演活动中,丰富哈尼哈吧的演唱形式。
每年,马建昌参与大大小小的演出数十场次,村子里的昂玛突、矻扎扎节等重要活动也常由他主持演出。从2023年12月起,马建昌在元阳县阿者科村驻村演出,各方邀请仍不间断。
有时候,在外连续演唱了好几天的马建昌回到自己家,仍会继续唱上一段。舒缓的声音徘徊在饭桌上、火塘边,这已经成了他独特的记事方法。
孜孜耕耘 传承文化
2008年,哈尼哈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自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为哈尼哈吧演唱者增强了信心。而彼时50多岁的马建昌除了高兴,最大的感受是: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马建昌比谁都清楚哈尼哈吧的重要性,也比谁都清楚保护传承的难点——哈尼哈吧所含内容广博,传统谱系十分复杂,演唱形式多样,演唱难度比较大,加之大批年轻人外出务工,没空学也不太愿意学,导致传承人为数不多、年龄偏大。
“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多年来,马建昌一直在行动。他广收徒弟,悉心培养了马同惹、马家和、马正家、卢正昌4名传承人。马建昌的长子马福忠也潜心学习哈尼哈吧。“不仅要掌握演唱方法,更要持之以恒,将哈尼族文化传承好。”马建昌这样要求徒弟们。
2017年,当马建昌被命名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时,他所带的十几名徒弟都已能独当一面。2018年以来,马建昌又着手从生产、表演、创作以及核心技能提升等方面传承哈尼哈吧,积极参加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并在云南艺术学院、红河学院、元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等院校与学生们互动,阐释哈尼哈吧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的深刻联系。此外,他还配合当地政府部门进行非遗资源普查,以及开展录制相关视频和口述史等工作,帮助翻译哈尼古歌。
马建昌相信:与哈尼哈吧相连的一生,不言小我;传承文化的岁月,已经把他磨成了一本讲述哈尼哈吧的“大书”。
本报记者 王 彬 文/图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