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与现实生活相称的内容和形式
——2024年第1期《思南文学选刊》读后
作者:项静(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思南文学选刊》是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综合类双月文学选刊。杂志全面关注中文世界的文学创作、翻译和研究,是一本针对汉语文学的综合性选刊,内容包括《叙事》《诗歌》《随笔》《对读》《重温》《资讯》等栏目。《思南文学选刊》一直以来选择作品的标准是“好”——好形式、好构思、好文字、好见识、好尝试……作品的语言和叙事语调是重要的考量对象,希望能够选取与现实生活相称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深入地推动文学和阅读生活。
2024年第1期的《叙事》栏目彰显杂志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关注,共有韩松落的《雷米杨的黄金时代》、沈念的《歧园》、金特的《冷水坑》、班宇的《飞鸟与地下》、吕魁的《在鼓楼》、龚万莹的《白色庭园》、徐一洛的《钥匙》7篇小说。作者都是70后或80后,虽然讲述的故事各异,但都不约而同地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索性表述。《随笔》栏目中,唐诺的《他们几岁时写的?》讨论作家的年纪,程永新《唱歌的人不许掉眼泪》纪念文学评论家程德培先生,也是回忆一段文学的黄金岁月。《重温》和《诗歌》栏目中,以不同的方式回应历史的主题,格外看重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和写作的档案意识,而历史正是由时间、地点、微末的细节、人物和情绪组成的。
宏观审视本期的中短篇小说部分,叙事中注重凸显地方色彩和独特空间的塑造。重启地方性叙事资源,挖掘当代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近年来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趋势。《白色庭园》选自小说集《岛屿的厝》,是偏离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以具有较强感觉冲击的对话体开启帷幕。南方岛屿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洋属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人情、家国故事、自然万物通过三个人物的自白交织而具备雏形。岛屿上的白色庭园是他们的庇护之所,也深藏了他们的历史、感情与秘密。沈念的中篇小说《歧园》从“国际学校”歧园出发,引出对一段中外教育交流历史的溯源。小说从青年一代的视角出发,在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中,视点集中到被遗忘的歧园。从个人故事、家族故事到地方文旅的叙事中延展出一个当代话题:如何面对历史和重启历史。在各种力量的对抗协商中,青年一代重启“过去”的荣光,过去从未过去,谁也阻挡不了时间的力量。在这两篇小说中,歧园和白色庭园都是历史上的人工创造物,但又不是简单的建筑,而是带着当时社会的需求、历史故事、美学和信仰的声部,“园里多歧路,就像一棵活了很久的老树分出去的枝杈”。
在大历史的叙事之外,现实主义故事的触角更多深入当代青年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个人的小历史是承接时代生活的重要切面,也更能看到青年一代的精神面向。《飞鸟与地下》与《在鼓楼》都书写青年一代的婚恋生活,不约而同选择了男主人公与前女友再次相见的故事。前者在描述种种人间烟火的细节之外,女孩见“我”的动机富有深意,希望“我”陪她重回她母亲的故乡,重走一遍深山老林中的来时路,实际上也是重温父辈们的往事与来历。《在鼓楼》写一段相遇,曾经的校园恋情,如同盛夏吃的第一口冰激凌般心旷神怡,而再次相遇,彼此之间却建起了一面无形的墙壁。相约鼓楼的一次晚饭,在往事、音乐、视频、小说的层峦叠嶂中,让读者感受到流逝的时间和永恒的鼓楼之间参差的对峙。时间带来疏远与隔膜,也带来理解与艰难的成长。《钥匙》以钥匙作为线索写了三代人的婚恋故事。三代人之间有着清晰的生命基因继承关系,又有着自我发展,小说对斑驳的世界保持了一种自然主义的生命理念,让三代人的故事各归其位。爱情故事和家庭叙事是小说中司空见惯的组成部分,几乎每一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爱情和家庭故事描写。除此之外,爱情和家庭还是心灵的空间,是观察时代生活的一个角度。
每一代人都以各自的视角和方式发现和书写历史,包括长时段的大历史、中时段的家族历史和自我的小历史,由此形成时代的思想和心灵图景。在故事和情节之外,表达的形式也格外重要。小说写作发展到今天,形式的创新有时只不过是传统的改头换面,经典文学的技巧将会在现代故事与经验中被发掘出新的用途,再次复活,有时候会带来卓越的效果。中篇小说《雷米杨的黄金时代》,可以看作现代版的《聊斋志异》,在大学教书的雷米杨,因为调查学生学籍问题,结识了姓氏完全不同的一家人,排除顶替嫌疑后,雷米杨与学生一家开始紧密交往,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他们一家东躲西藏的秘密。小说充满了悬疑和魔幻元素,一家人东躲西藏的原因,在主人公与学生姐姐特别“二次元”的荒野聊天中,以碎片的方式透露出来。雷米杨到黑石镇去探访一家人的身世,他们的故事像一团迷雾,无法组合出一个清晰的图案。雷米杨的黑石镇之旅其实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平凡人可以共情别人独特的人生,却承受不了奇情,只能做回原来的自己。《雷米杨的黄金时代》借用经典文学的结构和故事模型,注入的是当代人的情感和经验,形成一种间离和陌生的效果。
另外,在这一期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家们借助经典文学资源,进行叙事和文体实验的探索。《冷水坑》取材自东北地区的矿场生活,讲述了矿工之子段铁马以询问公正为目的的一次深夜骑行,铺叙出一条漫长而紧张的历险旅程。小说结构有点像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在路上的骑行者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白色庭园》全部由三个主人公的自白组成,在园主的养女、管家的儿子、管家一递一传的有序接应中,完成对白色庭园历史和各自身份的补全。小说语言具有舞台剧的铺排和华丽感,可以从中看到屈原诗赋、莎士比亚剧作的影子,像是大雨夜里的一次围炉夜话。他们无视他人的故事和叙述,自顾自地侃侃而谈,语流中充满了自我、抒情与不及物,而这恰恰跳出作者之前的写实主义模式,形成一种美学风格。
新年第1期的《思南文学选刊》把重点放在历史、现实的维度上,同时注重对小说技艺和形式的探索。美国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把小说看作一个巡回法庭,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总是带着自己的评判标准。而每一部小说,每一个作家也都有着自己的现实、思想和美学标准。文学选刊则是一个大型的巡回演出舞台,承载着风姿不同的表演者,也给各种探索和实验提供空间。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