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博物馆成为公众教育大课堂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观察      2024-03-28 09:42:49

本报记者  刘源隆  王  彬

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通过开展研学、讲座等活动,主动融入社会,将博物馆变为公众教育大课堂。

馆校合作是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共同针对馆外特定人群进行公共教育的一种重要合作方式。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与学校进行了不断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在利好政策支持下,六朝博物馆依托馆校合作,社会教育项目逐渐走向品牌化、系统化,内容也更丰富、更新颖。”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介绍,目前六朝博物馆已形成六朝研学课堂、六朝青博物馆课堂、小六学院等品牌活动,举办了探秘六朝、六朝创作课堂、六朝小茶人邀请赛等系列活动,面向全年龄层开展社会教育。其中,六朝研学课堂是六朝博物馆公共服务部的教育专员与学校教师组成学习小组,深度合作设计的校园课程;小六学院则是在深入挖掘馆藏文物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参与者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通过专题学习、动手创作、沉浸体验等,带领观众领略文物蕴含的中华文明之美。

“要加强馆校合作,鼓励中小学把课堂搬到博物馆内,还要规范研学活动,我们会审核研学活动的讲解脚本,确保讲解内容真实、准确、客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2023年国博不断规范展厅讲解秩序,扩大公益讲解场次,推行社会讲解申请许可,并发布研学机构管理办法,研学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今年,国博将继续开发中华文明研学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专职讲解员讲解服务能力,建设高水平讲解队伍,按历史、红色、考古、艺术四大板块鼓励讲解员发展专长,实现“通专结合”;建设馆校合作网络,召开馆校合作网络会议,组织边疆学生进国博活动,面向全国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博物馆里的思政课”系列课程,常态化开设冬/夏令营、传统节日研学营。

为了提升博物馆社教功能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很多博物馆整合图书馆、美术馆、创意空间等功能,拓展公共服务项目,打造综合性文化体验空间。去年9月,位于上海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优化提升后,以新貌迎接市民游客。馆内装饰重点突出简洁实用的功能性设计和借中山公园之景入馆的友好性设置,让博物馆与中山公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补型综合服务空间。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该博物馆践行“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理念,在空间上“做乘法”,将博物馆拓展成阅读、休憩、参观、活动等全龄共享、融合开放的为民服务空间。

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一个集展陈、科普、教育、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新空间——“物予空间”在张家港博物馆启用。作为该馆服务新窗口,“物予空间”不仅分阶段推出具有历史深度的主题展览,还植入了“市民文化夜校”等艺术普及项目,搭建起博物馆与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锡剧团、评弹团等多家单位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让市民在感知历史、欣赏文物之余,根据爱好自主“充电”。

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突破原有不同文化单位之间的服务壁垒,聚合资源,就是希望博物馆能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美育课堂,集成式、分众化地适应不同群体文化需求,不断更新博物馆的教育服务供给。”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王江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