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精神犹在海天张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4-04-03 10:51:07

  ■陈攀文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伴随着一树春景、细雨落花,一封烈士遗书在网上传颂: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可能已经牺牲了。”“听老兵说,战士如果牺牲,国家会补给500元。这500元钱妈留100,大哥100,二哥100,三哥100,姐100,就写这些了。” “妈,昨晚我睡不着。自个到山上向着北方咱家的方向跪下给您叩了十八个头”“别的,儿实在写不下去了”……

  这封信的作者是牛智强,原南京军区1军1师1团1连一名普通战士,1985年1月16日在边疆保卫战中牺牲,年仅18岁。

  最是真情能动人。这封遗书简单质朴、真实感人,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响亮的口号,却有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力量。网友纷纷留言:“18岁那么有担当,有爱……致敬每一位为国捐躯的烈士”“看哭了,泪目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岁月的长河里,无数英烈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矢志奋斗、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留下了许多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也留下了一封封遗书、一首首遗诗。

  “躯壳纵填沟壑去,精神犹在海天张。”这些烈士的精神遗产,彰显着“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的忠诚信仰,凝聚着“革命何须问死生,将身许国倍光荣”的坚贞信念,也揭示了我党我军何以饱经艰难而不断前进、历经挫折而不断壮大的精神之钥。

  言为心声。烈士遗书中,那细腻而温情的笔触,勾勒出了他们内心质朴而纯粹的信仰与追求。1930年8月27日,临刑前的几分钟,共产党员裘古怀有感于“每一个同志在就义时都没有任何一点惧怕,他们差不多都是像完成工作一样跨出牢笼的”,匆忙之中给党和同志们留下了一份遗书,饱含深情地用“满意”和“遗憾”四个字诠释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我满意我为真理而死!遗憾的是自己过去的工作做得太少,想补救已经来不及了。”

  文如其人,诗如其人。透过烈士们遗书遗诗中平实的文字,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胸膛中热流的涌动、信念的升腾。烈士王幼安在牺牲前写下一首《就义诗》:“马列思潮沁脑骸,军阀凶残攫我来。世界工农全秉政,甘心直上断头台。”坦荡而敦厚的诗句,真挚、赤诚,有深情、有浩气,是壮怀激烈、“以诗为证”的心灵写照,也是烈士伟大人格的真实反映。

  夏明翰临刑前,反动派问他还有什么话说,他说:“有!”索了纸笔,一挥而就仅有20个字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在狱中给母亲陈云凤的信中还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这是典型的用热血、用大爱、用信念、用生命写就的诗和信,每个字都掷地可作金石之声,呈现了一个为民族为国家为真理毫不犹豫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形象。

  烈士遗书,字字凝血,句句滚烫,闪耀着穿透岁月的永恒光芒,激荡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假如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这是江竹筠最后的遗言,饱含着对孩子的殷切希望。

  “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这是黄继光在牺牲前6个月写给母亲的一封信,让我们读懂了他用胸膛堵枪眼时的钢铁意志。

  “每当我走近并走上飞机,心中总会有一种非常的自豪感!——是的,琴琴,我的理想,我的梦已经实现了!”这是“海空卫士”王伟写给妻子阮国琴的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海空之恋”。

  ……

  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烈士绝笔到和平年代的尺素明志,字里行间浸润出浓郁的家国情怀、崇高的价值追求,生动传递着一个民族厚实的底蕴。捧读烈士的遗书遗诗,就像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心灵的沟通、思想的洗礼,让灵魂有了栖息之地,让前行有了坚定方向。

  “烈士的生命,植入了大地。信念与理想,在这片热土上扎根传承。”清明时节,亲近自然、品味春天的同时,让我们在重温峥嵘岁月、祭奠革命先烈中,接力传承英雄志,赓续那股英雄气,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是对英烈最好的缅怀,也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胡光曲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