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新时代诗歌创作的新风景——诗人学者热议《诗刊》改版

华夏经纬网 > 文化 > 文化观察      2024-04-11 09:40:21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2024年,有着67年历史的《诗刊》全新改版了——

杂志由半月刊改为月刊,每期扩容至208个页码,设置了《第一现场》《大家阅读》《长调歌行》《数字诗界》《后浪新声》等栏目。

一本诗歌杂志,聚合着当下诗歌创作的火热现场;它的改变,也是新时代诗歌创作的新风景。正如《诗刊》2024年首期卷首语所说:“对改版之际的《诗刊》来说,这不只是自然时间的更替,也是诗歌时间的重启。”

4月1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诗人学者畅叙《诗刊》改版带来的新变化,分享诗歌创作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媒介环境所要开启的新征程、展现的新作为。

“厚厚的采场,一部生命之史书/我感恩一路落下的点点星光,一颗颗碎石子/陪我劈开了心野里料峭的险峰。”在首期《第一现场》栏目中,刊发了矿工诗人温馨的《采场上,我用一块矿石敲击另一块矿石》,这首诗深深打动了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他观察到,这两年,像温馨和“外卖诗人”王计兵这样来自各行各业的写作者不断涌现。他们的写作不以进入文学史或取得诗人名号为目的,更多是自我表达的需要,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

在吴思敬看来,《第一现场》栏目中这些诗篇均能在第一时间呈现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变化,展示了来自城市、乡村、边疆和工矿等领域劳动者的不同体验,是以诗的形式为新时代存照。

新的媒介环境带来诗歌创作变革,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能成为诗人。《数字诗界》栏目是《诗刊》为了适应当前很多诗歌首先在自媒体平台发表的现状而设置的。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蒋登科认为,在数字化时代,诗歌的创作、传播都离不开数字化手段,《数字诗界》这个栏目的作品基本上来自网络、微信公众号等,这是对现代科技发展的诗意回应,也是遴选优秀诗歌作品的一个途径。

《后浪新声》旨在发掘在校学生的诗作,已推出多首乡村孩子的诗歌和校园小诗人的诗歌小辑。作为山西一名热爱诗歌的县城中学语文老师,希冀激动地说:“我身后还有一批热爱诗歌的孩子。孩子们有着蓬勃的创作热情,他们的诗作有着‘天然去雕饰’的纯真可爱。我预感不久的将来,我的孩子们也能把诗歌的春芽种进《诗刊》的田野里。”

一个时代的诗歌成就最终是通过作品衡量的,新时代呼唤主调高扬、诗风清正、至大至微、气象万千的优秀诗作。湖南湘西苗族诗人梁书正看到,《大家阅读》《长调歌行》两个栏目总计占25页左右,这两个栏目相当于成名诗人们的“双子星座”,既发表他们的作品,又附加创作谈和创作年表,集中力量推出诗坛名家,让读者读到具有创造性、引领性的作品,这是创作上的标高,也是一种示范。

“《诗刊》是一份承载着当代诗歌发展厚重历史和辉煌篇章的重要刊物,它是窗口、是风向标。因此,《诗刊》改版不只是一份刊物形态的改变,它的办刊思路与方向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作协负责人希望以此次改版为契机,塑造诗歌发展新格局,引领诗歌创作方向,积极探索诗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江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