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 君
相声、小品为许多观众喜闻乐见,包袱笑料不断、妙语连珠,带给观众欢声笑语。提高相声、小品创作演出水平不仅关系到两个艺术门类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关乎文艺作品如何更好地服务观众,因而受到业界关注,有关机构、部门近日也组织专家对此展开探讨。在笔者看来,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服务与引领之间找准立足点,对提高相声、小品的创演水平至关重要。
善于从传统中汲取智慧与灵感对于任何艺术形式而言都非常重要,相声、小品当然也不例外。这里的“传统”至少有两层含义。首先,“传统”指源远流长的喜剧文化。人们的“笑点”会因为文化背景、地域等不同而存在差异,在西方国家广受欢迎的喜剧,中国人未必觉得好笑。在国内,南方与北方对幽默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创作者需要对喜剧文化有足够的了解,以便于精准瞄定目标受众,或把握多数人“笑点”的公约数。其次,“传统”指的是喜剧创作的经验技巧。无论是桥段设计、舞台调度,还是语言驾驭、包袱铺排,都在长期的创作演出实践中积累了诸多具有普遍通用性的经验技巧,沉淀于以往的优秀作品之中。当今创作者应当对这笔艺术财富如数家珍,在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品味中总结创作方法、探索个人风格。
相声、小品创作须扎根现实、直面当代生活。无论一种艺术形式是传统的或先锋的,其长期良性发展都必须与当下现实生活发生紧密关联。相声、小品从现实生活中抓取灵感和素材,并非简单地“搬运”热门词语或者重构网络上火爆的段子,这种做法看似时髦,实际上不过是创作者在偷懒罢了。真正直面生活,应该善于发现生活的内在逻辑,聚焦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或境遇,从中提炼出适宜创作表演的内容来。比如,小品《扶不扶》通过好心小伙儿“肇事”误会的解除,回应社会热点;相声《如此家长》中,焦虑的家长揠苗助长、引发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令人反思“鸡娃”现象。看看小品《追星族》的嬉笑怒骂,再放眼当下饭圈文化的种种隐忧,老一辈创作者的敏锐性、洞察力实在令人敬佩。在这样的作品中,故事、人物仿佛都来自观众身边,观众的代入感增强,让人在笑过之后有所思考、有所启发。
优秀的相声、小品创作需要把握精准的分寸感。笔者始终认为,对于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演出来说,拿所谓的“尺度”说事儿,均不足取。个别民营相声团体喜欢用“大尺度”包袱博眼球,仿佛唯有庸俗的内容才能搞笑,这种看法、做法令人无法认同。从撂地、小园子到剧场中、镜头前、网络上,演出场域的变化必定对内容产生规制作用。相声、小品需要有喜剧效果,但不意味着任何人或事物都可以随意开玩笑;相声、小品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欣赏门槛不很高,但不意味着可以把伧俗当搞笑、把信口开河当幽默。从以往经验来看,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戏剧与方言》《戏剧杂谈》以及历代相声名家的许多文哏作品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在搞笑之外还具备一定的知识性。表演艺术家赵丽蓉的小品《如此包装》《打工奇遇》等巧妙融合其他艺术形式,通俗易懂,但格调很高,不少金句至今难忘。可见,令人捧腹大笑与保持较高文化品位从来并行不悖,相声、小品的创演需要雅俗共赏,绝不能“就坡下驴”。
相声、小品要在以轻松幽默服务观众、以价值引领启迪观众之间,找到适宜的平衡点,既要追求喜剧效果,也要追求启智润心。这二者看似矛盾,实则不然,文艺作品价值立场的流露、价值关怀的实现往往并不需要如何刻意为之,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自然而然地传递给观众。比如,相声《我忍不了》对不文明现象的调侃、小品《坑》对不作为干部的讽刺等,都是如此,观众在欢笑之余,自然心有所感。这提醒创作者、表演者,通过相声、小品传递主流价值,要多在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完善细节方面下功夫,倘若在台词、表达方式上用力过猛,结果恐怕会适得其反。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