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经民联研究报告吁建大湾区自由贸易合作区

华夏经纬网 > 新闻 > 港澳新闻      2024-05-24 10:02:52

现场来宾合影(中评社 段晓鲁摄)

中评社香港5月24日电(记者 段晓鲁)经民联昨日发布“关于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合作区研究报告”,建议中央支持研究建立“大湾区自贸区”,以自贸区模式消除粤港澳现存的投资和贸易壁垒。报告具体提出七大政策重点,包括在区内实施金融“单一通行证”、以河套合作区为抓手建世界创科平台、尽快恢复深港一签多行并扩展至大湾区其他城市等,以推动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为港澳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出席发布会的经民联成员包括主席卢伟国博士,副主席林健锋、梁美芬教授、刘业强、吴永嘉,秘书长陈祖恒,副秘书长陆瀚民和执委龙汉标。

卢伟国主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经过5年实践,融合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由于大湾区存在“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至今在深度融合方面有不少规则、机制方面的障碍。经民联提出建立“大湾区自贸区”的建议,总体目标是将广东自贸试验区高水准开放政策适用范围拓宽至粤港澳大湾区,实现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市场要素自由便利流动,并推动广东与港澳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领域全面对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面向全球高水准开放。建立“大湾区自贸区”,不仅可带动广东对外开放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而且建立一个生产总值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常住人口超过1.3亿的自贸区,港澳将从中获得更加巨大的投资贸易机遇和经济能量,创造“一国两制”实践的新辉煌。

本研究报告建议成立“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大湾区自贸区”的建设,自贸区的重点开放措施首先在港澳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之间实施,成熟之后再扩展至广东全省。经民联认为,建立大湾区自贸区,不可能所有政策同时全面铺开,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先从重要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建议将以下七个方面作为重点,推行新型开放政策,优化整合现有政策,逐步带动全面构建大湾区自贸区的市场体制: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段晓鲁摄)

一、金融:以“前海金融30条”为基础,用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全方位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实施大湾区金融机构牌照和资格“单一通行证”制度,支持香港金融机构进驻大湾区城市设立运营中心,鼓励更多大湾区优质企业在港上市融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大湾区发展提供充足金融资源。

二、创科:以河套合作区为平台,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人员、物资、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都能够便捷流动,打通大湾区国际创科合作通道,建立与香港国际化体制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业税收及社会保障政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高度便利的市场准入制度等,并由中央支持香港在北部都会区成立“国家实验室”,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

三、人才:扩大税务优惠,并将区内各地个人所得税优惠整合成为统一的优惠政策,扩大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涵盖范围,为外籍人才往来提供便利,设立“大湾区外籍人才通行证”,将大湾区打造为全球一流人才向往的集聚地。

四、贸易:在大湾区自贸区内实行最开放的贸易政策,制定最短、最少、更开放的负面清单,特别是进一步放开金融、通讯、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的限制,降低香港业界在区内市场的准入门槛,让香港企业享受国民待遇。

发布会现场(中评社 段晓鲁摄)

五、法律:完善民商事争议解决制度,全区实行“港资港法港仲裁”,为企业解决法律争议提供更多方便,有利提升大湾区与国际法律制度的衔接,并制定大湾区通用的知识产权制度,实现三地知识产权互认。

六、人流:粤港澳三地人员便利流动是构建大湾区自贸区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港澳与大湾区内地城市之间的人员往来却存在单边限制的问题,港澳居民可以自由进出大湾区内地城市,除深圳以外的内地居民来港澳则大多需要每次单独办理签注手续。这种安排,阻碍了三地人员交往。报告建议大湾区人员往来应该尽量减少限制,尽快恢复深圳居民来港一签多行,并扩展至大湾区其他城市。

七、通关:创新口岸通关模式,先在罗湖及福田两个铁路口岸延长通关时间,逐步达致所有口岸24小时通关,全面实施“一地两检”,大幅缩减通关时间及程序,打通大湾区的人流物流。

文章来源:香港中评社
责任编辑:姚思寒
聚焦港澳
港澳时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