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5月27日电(香港中通社记者 陈卓仪)香港官宣垃圾收费暂缓实施,意味着市民将不需要在8月开始花钱买指定塑料袋弃置垃圾。当下的焦点或许不是政府已经购入的垃圾袋怎么办,而是城市减废理念如何多管齐下“入心入屋”。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垃圾收费由特区在今年初宣布实施日期,此后由4月押后至8月,并在部分地点“先行先试”,了解不同持份者在新法例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经过近8个星期,政府获得资料数据后决定,暂缓垃圾收费。
此决定获得社会多数支持和赞同,认为特区政府回应了民意,务实检视政策。
实际上,垃圾收费开始试行,就有不少居民和业界表示反对,一方面认为以收费方式让人有“受惩罚”观感,另一方面人手本就紧张的餐饮业,要花更多时间处理垃圾。
经过试行期,不同的研究、媒体的反映和收集到的意见,都显示支持如期推行的市民不多。一项调查显示七至八成市民反对如期推行,其中近半认为应该押后至2026年实施,还有部分市民建议干脆取消垃圾收费,搁置计划。
不过,搁置并不代表止步。垃圾收费的初衷是加强减废回收,而试点调查反映,七成受访居民表示弃置垃圾量没有改变。只能说明,垃圾收费并不适合现阶段的香港作为减废的手段。
正如官员所言:“要改变700多万市民的习惯,不可以急于一时”。但这次的试行,可以作为反思的开始。
仔细对比香港的生活环境,减废还没有足够的学习环境。垃圾分类只存在于大楼管理处,每家每户的垃圾第一去处是楼层的垃圾桶。市民为此付出的仅有物业费,不需要为垃圾处理付费。
对比中国内地城市近年来大力提倡垃圾分类,其中有一个细节便是撤掉了楼层垃圾桶,市民必须下楼将垃圾放进不同区域。而在台湾地区,2000年之前随水费征收垃圾费,此后开始随袋征收,实施“垃圾不落地”的方式。
香港并非只有垃圾收费一个方式,例如以奖励为模式的“绿在区区”,新潮模式成功吸引不少市民参与。政府官员亦明确表示,会延长“绿在区区”回收设施的营业时间、增加收集点数目。相信这亦是接下来社会学习、适应减废的理想场所。
除了从源头减废,处理废物亟需现代科技,政府正加快建设垃圾焚烧发电,这对于土地面积有限的香港迫在眉睫。因为一个城市处理垃圾的方式,将是其文明程度的一定反映。(完)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