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天津市2024年度第一期国防动员业务集训闻思录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6-07 09:22:17

  绷紧国防动员这根弦

  ——天津市2024年度第一期国防动员业务集训闻思录

  ■宋 雷 邵东清 本报记者 贾 勇

  陆地上,车辆载着物资驰骋千里;港口,远航的船舶满载而归;空中,无人机精细排查林区火灾隐患……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一幕。而通过参加国防动员业务集训,天津市一些单位人员可以说出车、船、无人机的另一个属性:国防动员潜力。

  “让国动委成员单位相关人员绷紧国防动员这根弦。”天津市国动委联合办公室着眼这一目标,5月28日至31日,举行了2024年度第一期国防动员业务集训,进一步增强了相关人员的忧患意识和战备观念。

  讲清干什么——

  “对号入座”成为自觉行动

  “专家在授课中讲到,国家一旦实施国防动员,将动员医疗卫生人员、调用药品器材,以保障战时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为此,相关单位应制订动员预案。”5月29日晚交流研讨中,天津医科大学保卫处副处长马泽主动做起听课的“下半篇文章”,围绕制订国防动员行动预案谈打算、说想法、提问题。

  与马泽一样,交通运输、能源化工、工程建筑、市政设施保障、食品和粮食供应等数十家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按照专家教授讲述的内容“对号入座”,认真分析本系统本单位在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国防教育等方面的优缺点,探讨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这次集训既设置了形势政策教育课程,又介绍了国防动员实际操作内容。“既要讲清为什么,更要讲清干什么。”天津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主任王伟介绍说,他们邀请几位知名专家,详细讲述国防动员法规赋予组织、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使国防动员工作实现“千钧重担人人挑,个个肩上有指标”。

  2023年,该市国动委联合办公室举办两期国防动员业务培训班,市、区两级国动委成员单位近千人参加,以此释放鲜明信号:国防动员是各部门共同责任。这次集训安排国防动员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员,与市国动委成员单位、区国动办领导一同参加,目的是层层传导责任,推动国防动员向基层延伸、在一线落实。

  5月31日,听完授课专家讲述的一次保障过境部队行动过程,一些国防动员相关单位人员对自身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果把任务部队提报需求比作点菜,那么最终把菜端上餐桌的无疑是末端落实单位。

  明晰任务方知责任重。“天津市城市道路、桥梁数量众多,防护任务繁重,道路桥梁抢修队伍只有平时做到齐装满员、真抓实备,关键时候才能确保畅通无阻。”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燕东谈道。

  责任重更要早准备。该市某通信广播企业业务主管张军说,有备才能无患,居安应当思危。他们要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国防通信保障能力,努力把工作做在平时,隐患消除在平时。

  理清怎么干——

  按照战时要求做好平时准备

  “为什么对民用资源要征用,买、租不可以吗?”在《民用资源征用与补偿办法》课上,一些参训人员提出疑问。

  “为了满足部队作战行动需求,以上三种方式均可使用。但买、租需要走招、投标等程序,往往难以适应兵贵神速的需要。”专家的辅导使大家加深了理解:买、租行为遵循的是市场交换的一般原则,征用因带有行政命令性质而效率高、实施快,便于又快又好地保障部队。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家根据国防动员需要,可以依法征收、征用组织和个人的设备设施、交通工具、场所和其他财产。同时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被征收、征用者因征收、征用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在进一步的学习讨论中,大家逐渐认清一个道理:国防动员为战而生、因战而存,研究国防动员问题首先要把思路切换到战时模式,不能在平时的按部就班上打转转。换言之,要按照战时要求做好平时准备。

  “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讨论中不少人员谈道,受长期和平环境影响,少数干部群众对国防法规关注不多、了解不够,一些领域的国防动员工作尚未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应把国防法规的学习宣传纳入地方普法计划,纳入人大机关执法检查内容,使法律的刚性要求进一步显现。

  “法定职责必须为。”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某处处长贺玉民认为,只要打开国防法规宣传贯彻这一突破口,国防动员的工作环境必然会有一个大的改善。他举例说,国防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社会组织、其他组织和公民,都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完成国防动员准备工作;在国家发布动员令后,必须完成规定的国防动员任务。”在法律用语中,“必须”一词重若千钧,充分体现了国防建设的全民性、严肃性,宣传好这些法律知识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对照快速动员、高效转化的要求,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工作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参训人员在交流中谈道,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潜力的成色、增大了潜力的体量,厚实了动员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对潜力数据的准确率和精准度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围绕如何做到“潜力增加一项、变更一项,统计调查工作就跟进一步、调整一步”,大家展开了深入的学习讨论。

  “部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集训中,天津警备区动员局的同志就供需对接、国防动员能力检验评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企业事业单位,都有可能成为国防动员链条上的一环。”参训人员在课后讨论中形成共识:在保障部队打仗这件大事上,决不能慢半拍、掉链子——把国防动员纳入单位建设规划,主动学、经常抓,努力成为既能精准解读部队需求、又能精准提供保障的明白人,实干家。

  分清谁来干——

  种好“责任田”融入“大合唱”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一些基础设施在建设时由一个单位负责,建成投入使用后,则由另一个单位负责维护管理;同一类基础设施,由于位于城区城郊不同位置,维护管理单位也不尽相同。问题随之而来:这些基础设施的战时防护准备工作,该赋予哪个单位牵头?

  “随着现代城市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各部门分工越来越细。”天津市国动办二级巡视员郭树会介绍说,他们按照将国动委成员单位平时职能向战时延伸的思路,在认真了解各单位“三定”(定编制、定人员、定职责)规定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成员单位任务分工。

  “分工是为了更好地合作。”不少人员在学习中深化了认识:以前,认为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仅仅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通过聆听专家关于跨区支援内容的辅导,树立起“一盘棋”思想,一旦遇有情况,不仅全市各区要互相支援,京津冀地区之间也要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随着学习讨论的深入,参训人员发现现代战争中国防动员的任务日益繁重:供作战之需、补战损之缺、运纵深之兵、救一线之急、铸护民之盾……“既要种好‘责任田’,又要融入‘大合唱’。”大家表示,要按照联战联训联保的要求,着力把“战斗分界线”变成“并肩上阵区”,凝聚起服务部队、保障打赢、稳固后方的强大合力。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