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扎根风沙弥漫的军营,他们却说这是个练好胜战本领的好地方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6-19 08:16:51

    风沙坡

    ■刘若男  欧阳文哲

    风沙坡,是一处风沙频发的山坡。当地土地沙化严重、常年大风,这里又背靠荒山、地处风口,随风扬起的沙砾汇聚至此,时间久了便形成这个荒土坡。随着整个冬天累积的冰雪逐渐消融,营区周围的大片农田、荒地呈现眼前。大风天气,飞沙夹杂着枯木草屑四下飞扬,原本就干燥的空气变得愈发混浊,扑得山坡阵地上的空军某营官兵难以睁眼。

    “看,树绿了!”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句,引得大家纷纷望向营区院墙内的那片“扎根树”——荒芜的群山之间,突现一片新绿,随风摇曳、满眼生机。

    几年前,曾在该营服役13年的退伍老兵卞显武重回风沙坡。当他看到当年和战友们一同栽下的“扎根树”已经茁壮成林,感慨不已。20世纪70年代,空军某营前身所在部队奉命移防至现驻地。官兵开荒山、盖营房、建阵地、垒高台、筑马路……自移防以来,他们不仅在荒山里扎了根,还在演训中多次创造佳绩。

    营院周围的“扎根树”,并非只是首批建设者们种下的。每年春夏之交,新入营的官兵,都会在风沙坡栽下象征自己扎根军营、建功立业的“扎根树”。

    官兵常年在外执行任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排长王有为说:“每次任务归建,当成片的‘扎根树’出现在视野,就知道离‘家’不远了。”

    谈到风沙坡,该营邹教导员首先提到了风沙坡的树,接着又讲起了“风沙坡”的石。“这里最缺的是树,最不缺的是石头。”2008年初,一块巨石被立起,与“扎根树”相伴。官兵将“风沙坡”三个字刻在巨石上。接着,他们又拿着红漆,一笔一划将字描红。自此,每当部队外出执行任务或是重大纪念日,他们都会在这块巨石前庄严宣誓。

    “宁让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那年,该营计划列装某新型武器系统。为快速形成部队整体战斗力,全营官兵凝神聚力,想方设法尽快熟悉装备。

    新装列装不满一年,该营几十个专业、几十种协同操作、上百项单兵专业课目,被逐一“啃”下。随后,该营官兵携新装参加比武竞赛,最终取得多个课目第一和总评第二的好成绩。

    常年经受风沙洗礼的官兵坚信: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就越是练就精兵的好地方。几年前的一个深冬,该营机动至某野外驻训场,一场极寒条件下的实兵对抗训练就此展开。

    为确保各作战编组间信息畅通,通信编组号手要抢在对抗开展前完成光缆布设,确保链路畅通。然而,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冻土坚硬,铺设光缆变得异常困难。布线途中,一条近十米宽、布满浮冰的河流,横在了他们面前。若是绕路到下游的石桥,要多花1个小时。链路晚一分钟畅通,就可能贻误战机、导致全盘皆输,通信保障一刻都不能耽搁。

    通信班副班长龙韦其没有多想,直接挽起裤腿,下河拉线。河水冰冷刺骨,水下乱石密布……随着光缆布设里程的增加,加之水中阻力的影响,线缆布设工作愈发困难。他们弓背弯腰摸索着向前,合力将光缆引拉过河。随后,他们顾不上休整,便继续前进,直至将光缆布放到目标阵地。

    然而,当他们检查兵器状态时突然发现,信号时断时续,无法准确、连续传递指挥命令和空情信息。半个小时后,对抗任务即将开始,处置该故障需要折返回去,定位故障段光缆并重新铺设。

    对讲机中传来营长的声音:“迅速排除故障、畅通链路……”刚刚完成布线任务,此时他们已经累得四肢酸痛。然而,面对这一突发情况,他们又背上备份光缆,原路返回,再次蹚过那条冰河……

    任务结束返回营区后,龙韦其为了寻找严寒条件下快速启动通信车辆的方法,连续十几天在室外采集数据、调试装备、验证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和战友们摸索出一套装备快速启动法,有效解决了装备在低温下启动难的问题。

    去年,该营官兵奔赴高原某驻训场。虽然早有准备,可到达高原时,他们才真正领教到高海拔地区的重重挑战。

    部队进驻当晚就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第二天抵达距驻训地数百公里外的某野外阵地。进驻即转移、到位即对抗,原计划的高原适应期被压缩,他们根本来不及做适应性调整。

    当时虽然是夏季,但高原上的清晨与夜晚却冷得出奇。面对高反头疼、开车行军头晕、关上舱门胸闷、打开舱门受冻等困难和挑战,机动行军开拔前,他们组织临战动员,追忆单位成立初期先辈们“一身汗、一身泥”建设发展史,重温“风沙坡”上的战斗史。他们燃起斗志,绕山路、涉冰河,翻越多座雪山达坂和冰川隘口,连续驾驶10余个小时,最终按时抵达预备阵地……

    在此次任务中,他们在7天内完成5次紧急调整、4次机动转移和伪装防护,并取得某课目第一名的好成绩。

    返回驻地,“风沙坡”上的风沙依旧、“扎根树”绿意盎然,官兵扎根风沙弥漫的军营、建功立业的故事,仍在续写。战士尹棚在自己的《战斗日记》里写道:风沙肆虐、贫瘠荒凉的环境,从来不是阻碍前进的绊脚石,而是练好胜战本领的好地方,是追求打赢的练兵场。


作者:刘若男 欧阳文哲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