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晋升中尉前要在本职岗位干满2年,他们为何提出这样的规定?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6-19 09:01:55

    扎根基层,须在本职岗位多历练

    ——东部战区陆军部队少尉排长成长经历微观察①

    ■朱  晗  解放军报记者  徐  雯  特约通讯员  宋世杰

       少尉排长陈佳桐正在野外进行卫星操作训练。陈佳轩摄

    写在前面

    军官制度改革落地后,首批本科毕业少尉排长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今3年过去,这些年轻军官在基层部队发展得怎么样?他们是否还在为“少尉排长”的称呼感慨?他们的成长经历又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日前,解放军报记者深入东部战区陆军部队,对这一群体进行了追踪采访,希望能对已经步入军营的新排长、即将毕业的新干部有所启发。敬请关注。

    “线路遭‘敌’炮火袭击,命你班迅速恢复通联!”5月中旬,天气渐热,东部战区陆军某旅野外驻训场上,通信连排长郝子杰正通过模拟实战场景,与战士们一起备战上级组织的专业抽考。

    郝子杰是去年下连的少尉排长,别看这是他首次参加野外驻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已是有板有眼。他告诉记者,在该旅,少尉排长晋升中尉之前,一般要在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干满2年,全面提升各方面能力素质,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毕业分到部队,被直接授予少尉军衔,本来就意味着个人成长周期变长,该旅为啥还提出这样的规定?

    带着疑惑,记者来到该旅人力资源科一问究竟。对此,人力资源科科长解释道:“起步决定后程。新排长如果不经过扎实的历练,成长成才势必缺乏后劲。”

    据他介绍,以前新排长毕业下连后,虽有排长之职,但干的多是各级安排的事务性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琢磨如何当好排长、怎样提高专业能力。时间一长,有的同志就会渐渐被“边缘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旅党委出台这条规定,就是确保新排长在本职岗位经受全面锻炼,专心打牢基础,排除其他干扰。”这位科长说。

    对于这一规定,郝子杰表示赞成:“我是‘00后’,年龄比较小,下连前没有任何基层经验。我正好利用这两年时间,给自己补上基层这一课。”

    今年初,郝子杰所在连队担负保障任务,二级上士冯利强负责的运输车要到出发时间了,连队值班员还没有安排人员将物资搬运上车。冯利强十分着急,去找值班员询问怎么回事,没想到晚点名时,值班员对他提出了批评。

    明明是对方失职,自己却挨了批评,冯利强有些生气,点名一结束就拉着值班员去找连长、指导员讨个说法。虽然值班员最后向他道了歉,但他内心仍然过不去那道“坎”。

    郝子杰很快发现冯利强状态不对,便主动上前做思想工作。一番情绪疏导之后,冯利强笑逐颜开,这才让事情终于告一段落。

    初到连队,郝子杰一开始对自己定位并不清晰,此事过后,他第一次感受到“一线带兵人”的分量。“战友间的矛盾问题被我解决了,想想还挺自豪的。”郝子杰有些腼腆地说,“身为排长,与大家整天生活在一起,对战士们的喜怒哀乐感觉更敏感。如果每天脱离岗位忙东忙西,自然不可能这样及时高效。”

    与郝子杰不同,某旅少尉排长陈佳桐已是驻训场的“常客”。经过长时间的磨练,现在她不论开展日常工作,还是牵头组织训练,都干得有声有色。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陈佳桐与郝子杰一样,刚刚当上排长。当时,连队在外驻训,她留在营区协助管理留守分队。

    那段时间,训练教育、值班执勤、工作协调等本该连队主官经手的工作,陈佳桐一项不落,最多时一天要处理十几项事务。初出茅庐的她,经常顾这头丢那头,不时受到机关通报批评。“热锅上的蚂蚁”当几次、“烫手的山芋”接多了,陈佳桐开始变得成熟起来,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很快在排长中脱颖而出。

    但陈佳桐并不知足。她意识到,自己今后的路还很长,与其在“被动”中成长,不如主动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让未来清晰可见。

    当前,陈佳桐所在旅正在组织预任参谋集训,她满足参训条件,却没有报名参加。“我也想今后到机关工作,但总感觉自己在排长岗位还没历练够。”陈佳桐说,扎根基层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向下不断汲取养分,才能向上茁壮成长。

    对于这一点,潘政屹十分认同。他是军官制度改革后首批被授予少尉的排长,如今已晋升中尉,即将在机关纳编。在其他少尉排长眼里,潘政屹无疑是学习的“标杆”。

    “现在的我与3年前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回顾过去的排长时光,潘政屹感慨良多。

    就拿组训来说,初到连队时,潘政屹常把训练教材、训练计划拿在手上,时不时翻阅对照,整个过程不仅气氛很沉闷,效率也不高。为此,他开始暗中观察班长骨干如何组训,从中学到了很多方法技巧。

    到了第二年,站在训练场上的他,已将训练内容和标准烂熟于心,对战士的长处和短板了如指掌,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引导大家奋勇争先。让战士们佩服的是,他还会及时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做法,进行训练创新。连队干部这样评价:潘政屹排里的战士个个都是“小老虎”。

    立足本职岗位多历练,不仅是潘政屹的心愿,也是其他少尉排长共同的心声。采访中,记者与他们在多个场合不期而遇——

    有的在训练场上,挽着袖子带领大家布设器材;有的在野外某个土坡上,牵头组织阶段性考核;有的在教育课堂里,与战士们展开一场气氛热烈的讨论交流;有的坐在一棵树下,与新兵谈心交心……这些青年军官看似各忙各的,但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努力成为优秀的基层带兵人。

    星光不负赶路人。记者离开营区时,天色暗了下来。“一二一!”循声望去,一支由排长组成的队伍向办公楼健步走去。这一晚,他们又将在“强军讲堂”上接受新一轮思想洗礼……

    亲历者说

    少尉排长  郝子杰——

    还在军校读书时,我就对“少尉排长”这个称呼有所耳闻。身边有不少老师和同学提醒我要吃透政策、提前规划,否则到了部队再作打算,就比别人晚了一步。

    然而,到了连队后,我发现,其实并不需要如此顾虑。基层是一座大熔炉,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干不完的工作任务,只要你想成长进步,到处都有机会和舞台。对于下连第一年的新排长来说,适应环境、适应角色、适应岗位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正是“官之初”必须踩实的第一步。

    少尉排长  陈佳桐——

    毕业下连第二年,我有了一种“三十而立”的感觉——摘掉了“新排长”的标签,逐渐成为战友们可依赖的连队“小管家”和连队主官信得过的“小助手”。

    基层连队的日常工作是重复而繁琐的,但绝不是干一遍就能完全掌握的。每一次执行任务,都会面对不同的问题、遇到不同的挑战,这些却是崭新而陌生的。有人说,做难事必有所成。希望新排长战友们好好珍惜当排长的日子,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用一粒粒满载收获的石子铺就成长进步的路基。

    中尉排长  潘政屹——

    基层是一片沃土。作为新排长,只有深刻了解部队的根之所系、魂之所在,才能系好自己军旅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此过程中,我立足本职岗位,提高能力素质,懂得了知兵心、解兵难是好排长的要求,有本事、有担当是带兵人的准则。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不经过一番基层的锻打锤炼是无法真正领悟的。

    扎根在基层,注定要吃很多苦、要流很多汗,但只要坚持下去,这些苦和汗就会凝结成宝贵的财富,指引我们走好今后的路。


作者:朱 晗 徐 雯 宋世杰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