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山乡花开·秦巴有约”两岸新媒体乡村振兴直播活动在陕西展开

华夏经纬网 > 两岸 > 两岸交流      2024-06-20 11:34:18

采访团一行在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最美桑海”景区合影。

采访团一行在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最美桑海”景区合影。

华夏经纬网6月18日讯:“山乡花开•秦巴有约”两岸新媒体乡村振兴直播活动6月18日在陕西省安康市正式展开。采访团首日行程来到安康市石泉县,了解城关镇草池湾田园综合体项目,探访池河镇明星村的支柱产业——养蚕,参观石泉县鎏金铜蚕展览馆,夜游石泉老街感受古城风采。

城关镇草池湾美景。

城关镇草池湾美景。

城关镇草池湾田园综合体项目,总占地928.5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已建成开放,主要建设乡村会客厅、电商培育中心、田间课堂、青旅、家庭工坊及农家餐厅等,配套建设田间步道、污水管网、道路提升、农田改造等附属设施,实施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水电路改造提升等工程。二期主要配套建设朱鹮之家科普中心、乡村生活博物馆、生态停车场、民宿、研学农场以及亮化美化工程。

几只朱鹮在草池湾的林间自由飞舞,在田间自在觅食。

几只朱鹮在草池湾的林间自由飞舞,在田间自在觅食。


据介绍,草池湾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国宝朱鹮在此繁衍生息,朱鹮数量由2009年前的两三只,发展到现在超过60只。近几年来,当地一直推广有机种植,村民也形成了朱鹮保护的意识,呈现了朱鹮与村民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俯瞰池河镇明星村“最美桑海”美景。

俯瞰池河镇明星村“最美桑海”美景。

池河镇明星村,依托悠久的兴桑养蚕历史、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蚕桑产业优势,建成全国最大的蚕桑产业综合示范园区。全村桑园面积达6000亩,年养蚕量超过6000余张,仅蚕桑产业一项,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全村养蚕收入和果桑加工收入超过1亿元,走出了一条“一片桑叶富裕一方百姓、一枚金蚕助推县域振兴”的生态价值转化之路。明星村以“蚕桑+文旅”特色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参访团一行走进石泉县鎏金铜蚕展览馆,了解桑蚕历史与延续传承。

参访团一行走进石泉县鎏金铜蚕展览馆,了解桑蚕历史与延续传承。

石泉县鎏金铜蚕展览馆中,汉代鎏金蚕的动画展示。

石泉县鎏金铜蚕展览馆中,汉代鎏金蚕的动画展示。

参访团一行走进石泉县鎏金铜蚕展览馆,了解桑蚕历史与延续传承。

参访团一行走进石泉县鎏金铜蚕展览馆,了解桑蚕历史与延续传承。

池河镇古称直城,是古子午道上的重要城镇,也是西北蚕桑第一大镇,国家一级文物——汉代鎏金蚕出土于此。鎏金铜蚕是汉朝养蚕业的化身,是千年丝绸之路的见证,更是千年后“一带一路”的历史象征。展馆以实物展览为主,图片、文字、视频及科技动画展示为辅,从丝路之源、金蚕之乡、人文池河、丝路名镇4个部分全面体现古今池河千年文化之魂。

石泉老街。

石泉老街。

夜晚,采访团一行夜游石泉县古城,灯光璀璨的古城别有一番景致,不仅有当地特色美食石锅鱼、豆腐干,还有各类民俗表演,行走于其间,舒适惬意。据悉,石泉县是一座典型的陕南山水小城,古城内保存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其中石泉老街南临汉江,全长约1000多米,狭窄而古朴,曾是繁荣富裕商贸重镇的代表,是秦岭深处一颗璀璨明珠。

石泉老街西城门。

石泉老街西城门。

“山乡花开•秦巴有约”两岸新媒体乡村振兴直播活动由陕西省台办主办,活动为期八天,来自海峡两岸的十余名记者、网络大V参加本次活动。采访团一行将在安康市石泉县、汉阴县、平利县、岚皋县、汉滨区,商洛市山阳县等地参访,旨在展示乡村振兴实践成果,促进两岸农业交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图/文 虞鹰)


责任编辑:唐诗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