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从我军战史中汲取控局智慧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4-07-19 18:13:29

  从我军战史中汲取控局智慧

  ■刘媛媛

  纵观古今中外战争,战局控制始终是有效驾驭战争,应对战争不确定性,夺取并保持战场主动权,达成最终作战目的的重要手段。我军在历次军事斗争中,总是善于运筹战争、控制战局、制胜战场。时至今日,这些控局艺术和指挥谋略,仍然是我们设计战争、把握战争主动、制胜未来战场的重要智慧源泉。

  创设态势善布局。善战者胜于未战。我军在历次军事斗争中,之所以能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很重要的就在于注重综合谋篇布局、打好战前之战,确保开局有利并能有效推动战局向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抗战胜利前后,为制止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内战,党中央一方面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内战的阴谋,争取舆论主动;一方面指示我军迅速占领中小城市、广大乡村、交通要道,扩大解放区、创建新的根据地,尤其是指挥我军部分力量直接进军东北的战略布局,更是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一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作战,布局是否有利、能否占尽先机,对于取得作战胜利仍具有重要作用。应着眼军事与政治、外交、舆论等领域相互交织的特点,注重法理斗争和动员宣传,抢占政治、道义和法理制高点;注重前瞻预置兵力、抢占战略战役要点要域,形成“决积水于千仞之溪”的作战布势;注重实施威慑震慑,瓦解、弱化对手军心士气,不断改善战略态势。

  首战必胜谋开局。首战具有决定性影响。纵观历次军事斗争,我军始终把慎重初战作为关系作战全局胜败的一项重要原则,一贯主张首战必胜。抗美援朝战争伊始,志愿军充分发挥优长,慎选目标,首战两水洞,歼灭南朝鲜军第6师一部,激战云山城,首次与美军交锋,就击败美骑兵第1师,打击了美军及南朝鲜军的嚣张气焰,为第一次战役后续战斗奠定了基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作战,首战更加成为关键之战,应通盘考虑对手实力、战略环境、自身战略能力等因素,确定何时打、打哪里、怎么打;把对战争战役进程有重大影响、最有利于打开局面和实现战略战役目的的作战方向和地域作为首战方向和地域,统筹运用多种打击手段,攻其不备,以快打慢,达成首战必胜。

  因势利导推战局。战局转换是胜负易位的枢纽。在我军军事斗争史上,为实现战略战役总目标,党中央总是依据战场情况变化,顺势而为,推动战局转换,实现战争战役进程发展质的飞跃。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6月,战争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敌我兵力对比实现此消彼长,我军武器装备不断改善。党中央立即指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谢兵团挺进豫西、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兵锋直指既是要害又是薄弱环节的中原地区,推动我军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作战,适时、准确、顺利地实施战局转换,是顺利推动战争战役进程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战争战役指导者要准确预见战争战役发展趋势,前瞻确定每个阶段作战重心;充分准备,一旦时机有利,迅速定下新的决心,而后围绕新的作战重心快速调整战争战役力量编组结构、空间位置、行动方式,迅速隐蔽实施转换;要注重周密协调前后衔接,充分利用前期作战成果,顺势转换战局,保证战争战役作战体系效能持续释放。

  灵活用兵破险局。战争历来具有高风险性。在重要军事斗争中,党中央灵活用兵,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谋略水平,总能克危局、破僵局,险中求胜。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面临被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极端险恶形势,毛泽东同志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指挥红军忽南忽北,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把中央红军引向胜利的坦途,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滇边境地区的狂妄计划。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作战,战场逆境中能否险中任势、险中夺机、险中用术,对于取得最终胜利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都要求指挥员在面对险局时,能客观分析敌我强弱优劣的问题,树立敢打必胜信心;要善于寻敌之隙,出精兵奇兵击敌“命脉”,实现强弱转化、化危为机;要善用谋略,通过快速机动、示形欺骗、心战震慑等,调动对手、影响对手,创造与寻找战机;要沉着果敢、指挥若定,合理冒险、快速决策,实现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慎终若始稳收局。战争最终是为了和平。我军历来重视打好终战,每到战争战役尾声,或“宜将剩勇追穷寇”,犹如秋风扫落叶般乘胜追击,彻底歼灭敌人,防止功败垂成;或着眼政治斗争适时收局、掌握主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我军慎重决策,严密部署,选择金城以南作为主要攻击目标,集中兵力重创南朝鲜军四个师,其他地段的部队也与敌反复争夺,大量歼敌,有力地促成板门店停战协定的签订,对停战后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作战,收局之战关系到战争目的能否实现、战后局势的形成与发展,指挥员要紧紧围绕政治目的,有理、有利、有节地打好终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前一阶段的作战成果,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彻底击垮对手,使之丧失斗志和抵抗能力;或周密组织作战布势调整,快速组织攻防行动转换,巩固前期成果,建立攻势防御布势,给对方强大的军事压力,以慑控战、以慑止战,促进战争目的顺利实现。


作者:刘媛媛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