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山巅有群望海的兵,今天让我们走近南北山分队深山水兵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8-26 14:12:06

    山巅有群望海的兵

    ——海军某部南北山分队三代官兵讲述守山创业的故事

    南山班战士巡线。

    写在前面

    “当年,千人架设一条天线。我们扛着钢缆,不知把漫山遍野的沟沟壑壑走了多少遍,有时候架设一条天线就要花好几个月……”

    8月上旬,南方的天气炙热依旧。延绵群山中,有两座相向而立的大山,南山和北山。驻守在两山之间的海军某部,学习室里进行着一场以庆祝部队成立周年为主题的新老兵连线活动。大屏幕上,卫才猛和刘建森两名老兵,向年轻战友动情讲述着当年的奋斗经历。

    上世纪,伴随海军使命任务拓展,海军某部在这里选址建设。卫才猛和刘建森等一代代南北山分队老兵,搭天梯、架人桥,将一条条天线架设在南北山之巅,在跋涉山路中孕育出“扎根深山望深蓝、矢志通信保畅通、铁心向党践初心”的南北山精神,激励新时代的深山水兵守山创业、勇毅前行。

    胸怀一片壮阔的海

    ■海军某部原北山二分队代理分队长  卫才猛口述

    前不久,受老部队邀请,我与南北山分队的年轻官兵进行了一次“云端”交流。如今,分队的工作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可驻地依旧偏远,这些年轻人不怕寂寞,愿意坚守大山,我作为一名老兵,向他们致敬。

    视频通话中,我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去年回分队参观时,曾与他们有一面之缘。

    2023年11月,在老领导吴远卯带领下,我和几名战友从各地汇集,驱车前往南北山。路途辗转,但对老部队的想念,让我们这些老兵忘记了辛苦。

    上山的路,比以前宽了很多。隧洞入口上方,刷着红色标语——“一颗红心永跟党走”“二话不说报效祖国”“三军有我勇当先锋”“四洋驰骋志在千里”“五湖四海军民情深”……

    这是一代代南北山人的心声。

    上世纪80年代,南北山分队战士进行天线维护。

    1976年底,18岁的我参军入伍,有幸成为一名海军战士。我没想到军营竟在大山深处,下连后被分到海军某部南山一分队,还有一个北山二分队,分别驻扎在南北山山顶。

    “以后,从这里发出的电波,可以为部队行动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在这里虽然看不见海,你们心里要装着大海。”连长说。

    下连第二天,我们就赶上一条天线放线。听说由于地势艰险,之前曾有战友在架线时牺牲。出发前,连长带着我们表决心,对着大山大喊:“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天线!”

    放线现场,我们和上千名工程人员依次排开,几公里长的放线通道上站满了人,有些人甚至“站”在悬崖峭壁上。当震天的口号声齐声响起,一条数吨重的天线,经过上千双手向山顶传递,横跨南北两山之巅。

    工程人员下撤后,我们连官兵继续看守,直到天线被拉起来固定在山顶。之后每次放线,我看到班长侯金发都冲在最前面。一次,他的下巴被钢缆接头撞伤,造成粉碎性骨折。常年与巨型钢缆“较劲”,连队官兵身上,都留下大大小小的伤疤。

    部队建设时期,条件艰苦,我们睡在茅草棚里,床铺是木板搭起来的。然而,再苦也不能耽误工期,再难也要想办法克服。我们一边放线,一边搞建设。当时大家常喊着一句话“活了就干,死了就算”,正是凭借这种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历时10年部队建成,投入使用。

    此后,我在南山一分队工作了5个年头。因为两山相隔,即使同在一个连队,我与不少北山二分队的战友也没见过面。北山山高路远、缺水少电,大雪封山时给养要靠官兵轮流背上山,一来一回六七个小时。

    1984年秋天,我被任命为北山二分队代理分队长。北山巡线,一路上多是悬崖峭壁。那年冬天,冰封雪冻,给养送不上来,米袋子日渐干瘪。担心天线被冰雪压断,我们坚持拖着虚弱的身体去巡线。途中,路过一处近乎垂直的山崖,我们只能将后背紧紧贴在石壁上一点点挪动。我不敢低头往下看,怕看一眼腿就发软。

    相互搀扶下,我们终于完成巡线任务,累得瘫坐在地上,心里却非常踏实。我们远在深山,却是千里之外部队行动的“眼睛”,绝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巡线之余,我带着战士们补习文化知识。在一篇篇日记中,大家试着记录日常巡线的点滴,品咂着守山的意义。一次有感而发,我在营房外墙上写下“志在高山”4个字。后来,只要字迹稍有褪色,总会有战友用红色油漆把4个字刷得鲜亮。

    1985年夏天,我被抽调到其他单位工作,后来得知战友们在北山援建了一所希望小学,继任分队长刘纪义还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我由衷地为他们骄傲和自豪。

    退休后,我和老战友们多次受邀“回家”。去年上山,我们看到天线收放线实现智能化操作,战士们的宿舍铺上了地暖,山上还建起荣誉室,把我们老一辈建设者的故事写进连史。每一次,我们都感受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焕发出新活力,不变的是,一代代南北山人心中,始终装着那片壮阔的大海。

    去年,卫才猛等老兵回营时与南山班战士合影。

    心曲唱给远方的海

    ■海军某部原南北山分队分队长  刘建森口述

    阔别南北山分队已近30年,山顶的天线铁塔和山间的一草一木,在我的脑海中依旧清晰如昨。

    1989年,下连后学习了电工技能的我,被分配到南北山分队南山班当天线维护员。

    那时,南山班最多时有4个人,多数时间只有两三个人。每周,我们要巡线两到三次。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拿着砍刀“披荆斩棘”,巡线一次要耗费两天时间。大雪暴雨过后我们还要加强巡视,检查天线塔是否松动,有无山体滑坡和山石滚落等情况,更要时时关注是否有发生山火的隐患,绷紧安全弦。

    山上生活单调,资源匮乏,我们养了一条狗,还养了20多只羊。由于交通不便,信件要过个把月才能送上山,取回的报刊也是“过时”的,可大家还是一字不落细细翻看,过几天再拿起来看一遍。实在太寂寞,我们就放开嗓子对着大山喊,对着看不见的大海喊,把军歌唱了一遍又一遍。

    记得是1990年,一位《人民海军》报记者到我们班采访,让更多人了解了我们戍守大山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南北山分队战士穿越密林施工。

    有时,我会在山顶拿着望远镜眺望北山,隐隐约约看到密林间立着几处天线铁塔。1991年9月,我已调到连部工作,听说部队党委考虑到正规化建设,酝酿重新组建北山班。我翻来覆去好几晚睡不着,壮着胆子写了一封去北山的申请。

    上北山时,已是11月下旬。同行的北山班战友,有人背着大米,有人背着瓦片。上山后,我们给老营房换瓦片,挑水、砍柴、巡线……白天我们忙得热火朝天,晚上几个人坐在偌大的房间里,点着蜡烛聊天、唱歌,趴在窗台上数星星……没过几天,房间里很快就安静下来,我们仿佛和寂静的大山融为一体。

    北山班驻地附近,有个小山村,零散住着20多户人家。下山不方便时,我们就去村民家中买点蔬菜和鸡蛋,去的时候带上理发工具,走进哪户就帮村民理理发,农忙时节还帮着挖土豆和花生,大家其乐融融。

    1996年夏天,我提干后到北京学习。一年后再次回到南北山,我担任了南北山分队分队长,带动南山班与北山班比着争先进,分队各项建设走在前列,当年荣立了三等功。

    离开军营后,南北山依然牵动着我的心。这次视频交流,我看到营房建设面目一新,听到官兵们演唱自创歌曲《星空下的心》:“我伴着清风站在山巅之上,年轻的心,驰骋在万里海洋……”

    山高人为峰。新时代的深山水兵,唱出强军报国的青春誓言,也唱出我们老一辈守山人的心声。希望他们伫立山巅,为祖国守好蓝色的国土。

    梦想守望心中的海

    ■海军某部南北山分队上等兵  赵则圻口述

    南北山分队战士维护铁塔。

    每个分配到南北山分队的深山水兵,“第一课”都是从连部徒步到南山班。这段9公里长的山路,要走两个半小时。

    今年4月,我在南山班值班。一批新战友抵达后,我向他们演示天线收放线操作。

    一年前,刚刚结束岗前培训的我,拖着灌铅似的双腿,也走在这样的队伍里。一路目之所及,除了大山还是大山。站在天线铁塔下,我冲着对面更高的北山大喊:“大海,你在哪里……”

    上山值班后,除了坐在监控平台前记录运行数据,每周至少要用两天去巡线,还要时常打理菜地……站在山顶,我望不到大海。心中的那片海,也渐渐“退潮”了。

    班长杨力带着我参观南北山精神展陈室,那里原本是南山第二代老营房。一张张黑白照片中,我看到当年由于地形复杂、设备短缺,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天线,只能靠人力扛上来。其中一张照片的说明词写道:1973年入伍的吴喜命是个“线路通”,到南北山半年,就对装备如数家珍,对突发险情应对自如。我不由得为老一代南北山官兵艰苦创业的精神感到敬佩。

    一次在南山巡线,我被藤条绊住差点摔倒。杨班长说,巡线时每一步都要踩踏实,否则夏有荆棘、冬有积雪,随时都有踩空跌落的危险。

    我逐渐放慢了脚步。杨班长又出其不意地问:“你说说,??号点位在哪里?”我挠了挠后脑勺,答不上来。

    “现在设备先进,不需要频繁去巡线。以前,老前辈们几乎天天走在巡线路上,地图都装在他们心里,闭着眼都能走到点位上。”杨班长说,2016年,他上北山接替即将退伍的北山班班长顾振良。顾班长把在北山巡线12年掌握的情况,一股脑儿都教给他:“??号点位旁有竹林,只有一条路能到达……??号和??号点位附近有野生八月札,既可以充饥又可以活血……”

    杨班长把手里的砍刀递给我,让我尝试在前面走一段。我曾听说,以前冬天巡线,大家腰上会系上同一根绳子,保障安全。到了夏天,山上容易滚落石块,系一根“生死绳”反而会带来危险。我开始明白,谨慎与细心,就是一根无形的绳子,系在每名巡线员心间。

    “杨班长,下次巡线是什么时候?能不能让我走在前面?”休整时,我趁着午休到训练场琢磨爬塔要领,不想再躲在班长的“羽翼”下。

    不久后,我终于等到上山爬塔的机会。从塔基仰望,铁塔好像也没那么高,我鼓起勇气往上爬。谁知没爬几米高,我的双腿就止不住开始发抖。

    杨班长让我盯着天线攀爬:“保护好天线,就能将信号准确传输出去。”我摸着眼前的“大家伙”,好像感受到一种力量,定了定神继续向上爬……

    日子一天天流淌,我也在不断挑战中快速成长。前段时间,巡线时我发现一棵倒伏的大树搭在低压馈线上,随时有起火危险,赶忙向班长报告,一边砍青一边向目标靠近。险情排除后,我才发现胳膊和手上被树枝划破不少口子。看着双手砍出的通道,我似乎找到了方向。

    两年转瞬即逝,我也迎来军旅生涯第一个十字路口。最近,班里购买了一批树苗。栽种时,我听说,每年临近退伍,老兵们都会在附近树林里找一棵“守望树”,在树上挂一张小卡片,写下对战友的嘱托。

    部队有一首老歌《心如大海》:“这里没有海水托起太阳,这里没有海风吹圆月亮……我们心如大海,坚定的信念乘风破浪。”在视频里与老前辈对话,聆听他们的军旅过往,我发现,自己的巡线时光,好像已经融入大山、汇入波涛,那些巡线、爬塔、训练的场景,如海浪层层翻滚,澎湃着我心中的那片海。

    站在山顶,守望大海。沿着山路向上,我想成为那个坚守大山的“你”。

    (整理:吴军、李薇薇)

    供图:王春龙、李薇薇、詹伟航

    制图:王秋爽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