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来自中国军校的报告丨学习经典理论的“沉浸之旅”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4-08-28 10:01:56

    情境教学馆的“播火”故事

    ■陈  茜  苏  啸

    上海五角场,高楼鳞次栉比,人群川流不息。在喧嚣闹市的环绕之中,隐藏着一座信仰的圣地。过去3年里,500多批次、近2万人慕名来到这里,感受真理和信仰的力量。

    这就是坐落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杨浦教学区信息化大楼的“真理的历程——《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在这里,人们沉浸在由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科学理论所形成的浓郁氛围中。

    络绎不绝的人流,形成了一条连绵的学习之河。一个人从这里走进再走出,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理解就能更深一层。

    “这种效应,源于《共产党宣言》的真理魅力,来自教学馆的生动展示。这是我们用心血浇灌出的讲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情境教学馆负责人翟桂萍说。

    以情境教学馆为讲台、为舞台、为阵地,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翟桂萍和同事们所组成的团队被人称为“播火队”:让学员沉浸于马克思主义经典,在学员的心头点燃真理与信仰的火焰。

    2021年6月24日,教学馆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揭幕,鉴定评估专家们给出了权威细解——

    这里,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转化为可触可感、既有硬度又有温度的实体情境。

    这里,创新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搭建了新时代理论武装的新载体、新平台。

    这里,使学员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

    这些年,教员们在教学馆讲授的“《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专题授课教案,获评军队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教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在线课程,被评为全军军事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该馆为依托的现地情境教学已经纳入学院各个培训班次的教学计划。看情境教学馆,成为前来受训的学员们走进学院后的“第一个目标”。

    该院领导说:“为一本经典著作打造一个馆,经典著作因此变得鲜活,这门课程也因此变得鲜活。鲜活起来了,我们的经典理论教学就能更‘入心’。”

    在全军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里,我们踏访《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寻找真理因鲜活呈现而更加“入心”的故事。

    学习经典理论的“沉浸之旅”

    ■苏  啸  陈  茜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习文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学员在《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观看《共产党宣言》话剧片段。罗益勇摄

    6月29日,《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迎来今年第95批参观者——海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员。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改造,来这里学习是第一课。”学员祁相卫说。

    在一片“海军白”的簇拥中,教授翟桂萍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开场白”:

    “习主席强调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而《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马克思、恩格斯以纲领和宣言的形式向世界宣告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初心和使命。大家选择来这里思考感悟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来对地方了。”

    在“深、厚、专”基础上,追求教学的“新、活、趣”

    学员们走进序厅,第一眼是震撼。只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立式雕像,其下是镶嵌着鲜艳党徽的《共产党宣言》汉白玉雕塑。雕像背后,405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共产党宣言》影印本摆满整面墙。

    与历次在序厅授课一样,翟桂萍照例将学员们“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庄重”的“表情包”尽收眼底。她知道,这效果正是来自团队有意的精心设计。她不禁回忆起3年前在研讨情境教学馆设计思路时,大家形成的一个共识:“必须先声夺人、全程夺人,让学员能‘看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这共识,也是该院建设《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将经典理论课堂从教室迁移到情境教学馆的初衷。

    这个初衷,是被一次课前学情调研“逼”出来的。

    2017年3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导读》课程开课前,授课团队在对某培训班学员的学情调研问卷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课程教学计划不安排,你愿意主动读《共产党宣言》吗?”

    答案五花八门,有一些还非常扎眼。多年过去了,该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姜延军还能复述其中的几个:“新书都读不完,何必啃古董”“读也读不懂,读了也白读”……“当时,这令我们感到十分不安。”姜延军说。

    从“不安”的那一刻开始,教学团队在学院领导和机关的强力支持下,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教学“深、厚、专”优势基础上,对教学的“新、活、趣”开始了追求和研究。讨论中,学院领导提出为《共产党宣言》打造一个情境教学馆的想法,让团队全体成员立刻兴奋起来。

    为把真理的力量变得真切,讲台上的“角儿”、学术界的名家,变身成了“设计师”“策展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挚爱、深研和笃行,转化为教学馆独具匠心的设计。

    走过先声夺人的序厅,在第一展厅“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工作的一生以及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让学员为之动容。

    接下来,“壮丽日出”“红色经典”“革命风暴”“伟大事业”“超越时空”等展厅依次展开,图文、场景、文物等,都以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生动呈现了《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内容、生发逻辑、翻译传播和实践影响。

    “我们的真理是有故事的真理。”授课结束,学员们意犹未尽,教学馆里,留下了他们的赞叹和议论。

    沉浸,是打开理论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使学员“悦读”经典,秘诀在“沉浸”二字里。“沉浸”,也是教员们总结自己的情境教学法时,所认定的关键词。

    “我们让学员沉浸在情境中,不仅动眼、动耳、动嘴,还要动手、动脚、动脑。”翟桂萍介绍。

    理论课教学实现了从“捧着书本教、坐在课堂学”,到“指着展品教、走进场景学”转变。因为有了“场景”,经典著作不再高冷,甚至可以变得“有点酷”。在“知识问答”触摸屏上“联机”,同台比拼谁是“理论学霸”;在声光电高质量仿真的“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情景中,精细体验革命进程的悲歌狂飙……这些,让学员的共情与共鸣达到高点。

    在“壮丽日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展厅,有一幅油画作品《吃土豆的人》复制品。展示这幅油画,是为了让学员意识到,在《共产党宣言》诞生的年代里,工人阶级极度受剥削受压迫,从而了解“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的时代背景和条件。

    走到油画前,教员讲完基本理论知识,总会抛出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最后的土豆该给谁吃?”当代中国青年早已陌生的苦难感、窒息感,通过这幅油画穿越时空,袭上每名学员的心头。“‘小土豆之问’,让我们瞬间理解,当时无产阶级的苦难是真实的,《共产党宣言》是悲悯的,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是伟大的。”一位学员说。

    在教授李海平看来,“沉浸”为理论课带来的是“身到、心到、理到、情到”,由此,经典理论文本与当今青年之间的“隔膜”“距离”,就容易消融、容易跨越。

    情境教学馆建设顾问、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孙力教授用“应运而生”来形容教学馆的意义:“这绝不是对科学理论的浅表化、碎片化处理,这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当今青年思想特点,对经典理论做出既新颖且体系化的呈现。”

    “在这里产生的体验和感悟,唤醒的是青年学员内心的理论激情。”孙力说。

    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信仰就能在青年学员心中扎根

    在“革命导师”展厅拐角的一块展板上,展示着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时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在这里,几乎每名学员都会与革命导师、也与自己来一场“隔空对话”:“我17岁时在想什么?现在的我,有没有忘记当年的理想?”

    在翟桂萍看来,人们被青年马克思激情、深邃的文字所感动,从而扪心自问、检视初心的过程,正是教学馆建设的价值所在、用心所在。

    “我们馆和我们在馆内的教学,都有两条线。一条是理论学习线,另一条是信仰培塑线。”翟桂萍说。

    只要时间允许,教员们总会带着学员在教学馆庄严肃穆的氛围里,驻足观看话剧《共产党宣言》片段,或者齐唱《国际歌》。在翟桂萍的印象里,那一刻,不少学员的眼角都含着泪光。在教学馆留言簿上,有学员写道:“在这里唱《国际歌》,真的能感到‘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沉浸在真理的故事之中,青年学员在共情中共鸣。”这是副教授郭玉梅的总结。她在授课中很爱讲周恩来同志与《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1975年1月,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见到陈望道,马上急切地询问找没找到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已罹患癌症的周恩来对陈望道说:“当年长征的时候我就把《共产党宣言》当作‘贴身伙伴’,如果能找到第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我真想再看一遍。”郭玉梅每一次讲到这里,都会看到学员们的眼眶慢慢地红了。她认为,这意味着“学员们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在信仰问题上应有的纯洁,以及因这种纯洁而产生的博大和美好”。

    学员胡慧倩前期参观后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心无旁骛,错把墨水当红糖水,吃得满嘴黑墨而浑然不觉。“我们在教学馆学《共产党宣言》,也和陈望道先生一样,感到信仰的味道是‘甜’的。”

    如今,胡慧倩是教学馆的志愿者。她在教学馆拍摄的《共产党宣言——信仰起源》微课,荣获“上海好声音”。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胡慧倩说:“真理的声音最动听,信仰的味道最动人。我很幸运,与《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结缘,在这里倾听真理的声音,在这里爱上信仰的味道。”

    “虽然信仰看不到摸不着,但通过有效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信仰就能在青年学员心中扎根。”姜延军说。

    教学馆出口,摆有《共产党宣言》经典语录书签,完成学习的学员离开前可自取留念。这里总是很热闹,学员们总在这里仔细挑选,放进书包,悄然离场。书签的颜色、样式各异,却有同样的一句题记:把信仰带回家。

    一个馆,几堂课,镌刻着信仰者、奋斗者们的追光人生

    对《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这门课,该院马克思主义教学团队已经深耕多年。

    书,是不变的;真理也是不变的。但讲经典、讲真理的教学方式,始终在主动求变。

    《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就是“求变”的最新成果。而这最新成果的背后,是一群真信、真学、真力行的真教员、真理论工作者。“一往情深爱经典,凝神聚气学经典;皓首穷经研经典,与时俱进用经典。”该院经典著作教学团队用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的故事,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建馆攻坚冲刺期的50多天,翟桂萍每天工作18小时。有一次困倦至极,她仰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就睡着了。醒来时发现,其他教员为了让她能多睡一会儿,都在蹑手蹑脚地干活。

    那一阶段,团队里无论是专家教授还是普通教研骨干,无论是临近退休的老同志还是年轻教员,人人都全身心投入。李海平总结说:“这个过程,既是理论研究、设计展陈的过程,也是敬仰经典、敬献真理的过程。”

    教学馆里的不少展品,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绒绣作品《亲密战友》,再现比利时布鲁塞尔白天鹅咖啡馆内,马克思、恩格斯联手写作《共产党宣言》的场面。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李蔷为完成这幅作品,历时180个日夜,调配了2000多种颜色,绣制了60000多针。更令人称道的是,在为情境教学馆创作这幅作品的过程中,原本是无党籍人士的李蔷被深深触动,在作品完工之时,向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真经’。为这部‘真经’打造一座殿堂,并在这个殿堂里讲授马克思主义‘真经’,让更多的人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份崇高的事业,也是我们一生的荣耀。”翟桂萍说。

    锐视点

    从“低头”到“抬头”再到“点头”

    ■濮端华

    习主席强调,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讲的不是一般道理,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开展思政课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好地正本清源、启智润心、铸魂育人。

    内容为王,道理先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博大精深,思想深邃。讲好思政课,首先要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步伐,拓展学术视野,厚实理论积淀,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解把握。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经典著作教学团队长期深研经典,为讲好培根铸魂课、初心使命课打下了坚实的学理支撑。

    讲道理,既要理直气壮、鞭辟入里,也要深入浅出、生动鲜活。讲好思政课,需要在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熟练运用各种典型案例、互动方法、技术手段等,将艰深的学术成果转化为通俗的课堂表达,将基本原理具象化为生动道理,形象揭示出复杂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回答好如何解决现实问题的忧思关切,完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逻辑闭环,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实践伟力和时代活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走心。

    打造《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书苑、建设“智慧教室”……近年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方法创新,既重塑了思政课堂形态,营造了沉浸式、互动式学习环境,也变革了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青年官兵的理论学习热情,探索出一套契合新时代青年官兵思维特点的理论“打开方式”。经典理论不再是枯燥的文字,硬核道理实现“心灵软着陆”,真理的味道越品越甜,广大官兵经历了从“低头”到“抬头”再到“点头”的转变。

    思政课建设永远在路上。军队院校要自觉把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工程,坚持党委主抓,更新思维理念,形成工作合力,强化技术赋能,以优质思政课资源助力强军胜战,谱写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育人新篇。

    作者:苏 啸 陈 茜 李习文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