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丨永不磨灭的“长征印记”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4-10-16 08:11:10

    永不磨灭的“长征印记”

    ——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探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

    ■兰善喜  解放军报记者  郭冬明  危乔巧  马宇辰

    金秋十月,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内,一场以“伟大的出发·永远的长征”为主题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展开展。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史料、一件件文物,将参观者带回90年前的于都河畔。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余名将士,星夜渡过于都河坚毅出征,在中华大地留下一条蜿蜒两万五千里的“红飘带”,书写了惊天动地的壮丽史诗。

    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征步道、突破封锁线战斗旧址,到红军村庄、红色守护人、红军后代合唱团……如今,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赣南地区,处处可见的“长征印记”,以不同形式讲述着可歌可泣、震古烁今的长征故事,激励后来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位于江西省信丰县新田镇的百石战斗浮雕。谢群群摄

    在江西省于都县送兵仪式上,群众给新兵送草鞋。肖力民摄

    瑞金市——

    十七棵青松,播下理想信念种子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10月10日,瑞金市云石山乡丰垅村,第五届长征节展演暨中央红军长征决策和出发历史展览馆开馆仪式在《十送红军》的歌声中拉开帷幕。

    云石山乡是长征前党中央在瑞金的最后一个驻地,关于长征的重要决策部署,就是在这里研究和决定的。为了纪念那场伟大的远征,当地在这里新建了展览馆,全景展示长征决策、准备、出发的历史。

    演出结束,游客陈女士久久没有离开。“最受触动的是30名红军女战士的故事。”她说,以前只知道长征路途艰险,现在才知道在出发前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当时一些红军的子女无法随军转移,许多女红军不得不将孩子寄养到乡亲们家中,毅然踏上征途。

    走进展览馆,展柜里一幅刊登在《红色中华》上的漫画吸引游客仔细端详。漫画描绘的是一位叫杨荣显的老人为了支援红军、支持革命,将8个儿子送上前线,最后全部战死沙场的感人故事。

    “长征之路就是一条信仰之路。红军为什么出发,说到底是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为人民谋幸福。因此,无论是红军将士还是苏区人民,他们都无惧牺牲、义无反顾。”瑞金市史志研究室编研股股长钟燕林告诉记者。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不会熄灭。

    国庆假期,有许多新人举办婚礼。距离云石山乡30公里的叶坪镇黄沙村华屋小组,一对新人携手来到青松前祭拜英烈。

    90年前,17名华屋青年加入长征队伍。临行时,他们来到后山,每人种下一棵松树,约定革命胜利后一起返乡,如果有人回不来,活着的人要为战友照顾好父母,照看好这些松树。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长征途中,华屋儿郎奋勇杀敌,全部壮烈牺牲,再也没有回到故土。家乡亲人为了寄托哀思,便把这一棵棵青松当作烈士的英灵、亲人的化身,这片青松也成为一片“信念林”。

    近年来,华屋新人结婚,都要到“信念林”祭拜英烈;开学季,新生们要到“信念林”上“第一课”;新兵入伍、民兵入队、老兵退伍,要向17位烈士“报告”……

    时光流逝,“长征印记”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翻开“红都”瑞金旅游地图,50余处代表革命旧址的红色火炬星罗棋布。贺龙入党、伯坚就义、红井情深、巾帼长征等10余个红色经典故事持续在舞台上演、在学校传播,人人耳熟能详。保护革命旧址,讲述长征故事,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

    这几年,瑞金市有500余名学生报名成为“小红星”讲解员,他们利用周末、节假日到红色景点为游客义务讲解。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小红星”讲解员杨炎钦经常为参观者讲述项与年扮乞丐智送情报的故事。1934年,为了将国民党的“铁桶围剿”计划相关情报送到中央,项与年毅然用砖头敲掉4颗门牙,将情报藏在满是污秽的袋子里,扮成乞丐沿路乞讨,巧妙地通过一个个关卡,将情报送到中共中央驻地,为长征决策作出贡献。

    “以前听家人讲、从课本里学,现在自己在战斗旧址、博物馆讲长征,对革命先辈为了理想的矢志不渝和牺牲奉献有了更深的体会。”杨炎钦告诉记者,当讲解员不仅升华了自我,还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很有意义。

    江西省瑞金市地标建筑“胜利之门”。杨  鑫摄

    于都河西门渡口上的“长征大桥”。肖章荣摄

    于都县——

    八大渡口,见证军民鱼水深情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10月12日,记者来到于都河东门渡口,看到正在上演的大型情景剧《告别》,再现了90年前父送子、妻送郎、渡口托孤依依惜别的动人场景,表现老区人民倾力支援红军的热忱。

    剧中红军女战士的扮演者王璐瑶告诉记者,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让来这里的游客了解长征历史,是每一个于都人的责任,作为志愿者她希望一直演下去。

    “这个情景剧我已经看了很多遍,但每看一次都很感动。”红军后代肖力民说,每次观看演出,都会想起自己的大爷爷和大堂伯父,他们就是从这个渡口出发参加长征的。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转移,突围转移集结的地点最终选在了于都。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从于都河北岸渡河。

    “当时在于都河主要设置了8个渡口,有东门渡口、西门渡口、南门渡口、山峰坝渡口、鲤鱼渡口等。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就是从我们身旁的东门渡口渡河的,因此这个渡口也被称为‘长征第一渡’。”记者跟随游客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熊佳丽向大家介绍当年的渡河情景。

    眼前的于都河波光粼粼,静静流淌。以东门渡口为中心,于都县建起了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迎接八方来客。

    记者了解到,每年10月,在东门渡口,不仅有长征源小红星讲解团“童心传”、长征源宣讲团“精心讲”、长征源演艺团“匠心演”,还能聆听长征源合唱团“用心唱”。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这天,红色经典《长征组歌》在河畔唱响,歌声婉转动人。

    身着红军服的表演者来自长征源合唱团。合唱团由于都县160余名红军后代自发组成,是一个业余文化团体,没有专业音乐功底的他们,却有着炽热的情怀。

    “参加合唱没有报酬,还要利用休息时间排练,自筹服装和道具。缘于共同的红色基因,大家从2010年坚持唱到现在。”长征源合唱团团长邹伟民介绍,组建至今,他们沿着先辈的足迹,来到长征沿线巡演,唱遍了于都,唱响了江西,唱到了全国,将长征精神唱进千千万万观众的心中。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他们为什么出发,他们又走向了哪里?随着探访的不断深入,记者心中的答案逐渐清晰。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幅由80双草鞋拼成的中国地图十分引人注目。90年前,为了让红军安全渡过于都河,于都人民拆门板、店铺板甚至棺材板送到渡口,全力协助红军架设浮桥。同时,苏区人民连夜打草鞋,总共打了20余万双。

    “当年,红军脚穿于都人民打的草鞋踏上长征路,走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今天,我带着草鞋走进军营,也要干出让家乡人民骄傲的成绩。”送兵仪式上,新兵华鹏收到了家乡群众送的一双草鞋,发言表达决心。

    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父老乡亲将亲手打的草鞋送到即将入营的新兵手中,已成为于都送兵仪式的固定环节。

    沿着于都河一路向东,记者来到距离山峰坝渡口不远的梓山镇潭头村探访。只见一排排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2017年,渡口旁的梓山贡江大桥建成通车。从那时起,村里的蔬菜无论是北送南昌,还是南下广东,能少走许多路程。”潭头村村支书刘连云感触很深,他说,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在民兵助农小分队的帮带下,村民通过蔬菜种植过上了好日子。

    傍晚时分,一艘小船划开平静的河面,缓缓驶出。记者极目远眺,曾经红军渡河时的5座浮桥,已为名为“红军、长征、集结、渡江、胜利”的5座现代化大桥所取代。

    昔日长征渡口,今朝车水马龙。5座大桥,将一部长征史烙印在滚烫的名字里,贯通一江两岸的城市新格局,点亮这座红色小城的时代繁华,融入老区人民的幸福新生活。

    江西省瑞金市“重走长征路”千人徒步活动现场。杨  鑫摄

    信丰县——

    一盏马灯,照亮突破重围之路

    “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是陆定一在红军长征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后写下的诗句。诗中所写的古陂、新田两地,位于赣州市信丰县。

    踏着红军当年的足迹,记者来到新田镇百石村。站在围栋山上俯瞰,当年敌人挖下的500余米长的战壕仍在,里面长满了灌木、杂草。红三军团指挥部、红军营房、炮楼等旧址修葺一新。

    1934年10月下旬,红三军团第四师作为先头部队挺进百石村,打响了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百石战斗。第四师独臂师长洪超亲自指挥第十一团投入战斗。激战中,洪超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将领的冲锋陷阵,让战士们士气倍增。百石一战,红军全歼守敌。几天之内,各路红军以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先后在信丰县境内的新田、金鸡、古陂、石背等地打垮国民党守军,突破封锁线,冲出重围。

    “那时只知道牺牲的是红军将领,直到2005年,参加过当年战斗的红军后代来到信丰,通过他们指认和史料佐证,才确定洪超烈士的身份。”当地村民陈永辉告诉记者,当年他的爷爷陈观音帮助红军将洪超烈士的遗体掩埋安葬。每逢清明,陈观音都会带着孩子前来祭拜。后来,他的父亲陈泽民担任村小学的校长,每年都带着学生前来扫墓。父亲去世后,他又接过了祭扫的接力棒。

    2021年,当地党委政府在百石村修建了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核心展示园,并修葺半山腰上的洪超烈士墓,建起烈士陵园。

    在百石村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陈列室里,展示着当年红军留下的红缨枪头、煤油罐、油纸伞和行军用的火把篓、马灯等。

    展陈的这盏马灯背后也有一段故事。据珍藏马灯的刘文生介绍,这是当年红军送给他父亲的。他家的老宅是当年红三军团的临时指挥部,战斗结束后村里住了很多红军战士,包括伤员。当时他的父亲刘声亮只有7岁,由于家里穷,经常上山割松油点灯看书。红军战士看到父亲聪明好学,就送给他一盏马灯,希望能给这个家带来光明。如今,刘文生把马灯捐赠出来,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红军、了解长征、了解“光明”背后的故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多少革命先烈的热血,才换来“今朝更好看”。

    来到油山镇赣南游击词主题园,记者遇到一群学生在石碑前齐诵陈毅的《赣南游击词》: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

    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信丰县是当年游击战争的核心区域。该主题园以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为主要内容,参观者可以重走游击秘道、参观陈毅露营处、红军指挥中心,身临其境感受游击战争的场景,感悟红军将士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据了解,信丰县共有革命旧址、建筑物33处,涌现出“一门四忠烈,母子俱英雄”“百石村后生争当红军战士”“万斤农粮助红军打胜仗”等长征故事。

    “长征留给这座城市的不仅有红色印记,还有不怕牺牲、英勇战斗、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至今依然熠熠生辉。”信丰县人武部领导告诉记者,2022年,受特大暴雨袭击,桃江河水位不断上涨,一艘自重约20吨的浮船坞发生位移,牵引钢丝随时可能断裂,对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信丰县人武部第一时间组织民兵会同退役军人“新长征”志愿者服务队紧急奔赴救援一线。“当年红军面对艰难险阻敢打第一仗,我们面对险情应该怎么办?”抢险救援前的简短动员,激发出救援队员的昂扬斗志。

    救援现场,队员们纷纷主动请战,冒着大雨、迎着洪峰驾驶冲锋舟,用钢索迅速固定浮船坞,成功排除险情。

    一路探访,一路体悟。90年斗转星移,“长征印记”深深镌刻进城市的基因,长征精神融入人民血脉,代代相传。


作者:兰善喜 郭冬明 危乔巧 马宇辰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