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娄山关·腊子口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军史钩沉      2024-10-23 08:51:16

  娄山关·腊子口

  ■王金永

  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从此,人们便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困难和挑战。

  与“卡夫丁峡谷”一样,当年红军长征时闯过的一些地方的地名也常常被加上了引号。比如“娄山关”与“腊子口”。

  这两个引号,使娄山关和腊子口等不再是地理名词,引申为长征的艰难和危险,以及革命与胜利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这两个引号,是当年红军用一滴滴热血加上的。

  娄山关,川黔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对其军事价值,古文云:“娄山,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鸟道才容一线穿,守之极易,攻之极难”;对其通行之难,民谣唱道:“巍巍大娄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落鞍。”

  1935年2月25日,红军长征要通过娄山关时,敌重兵在此扼险固守。“若不能迅速攻下娄山关,可能再陷被围挨打的局面。”战斗中,红军将士登山仰攻,前面的战士一个个从山崖上掉下来,后面的又一个个冲上去,最终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

  战斗结束,毛泽东同志登上险隘,策马驻足,即兴咏词《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86年3月19日,胡绳同志路过娄山关,回想当年红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赋诗《娄山关》:鸟道凌虚关势雄,敢从逆境战飙风。沙场旧迹浑难辨,似海苍山望不穷。

  娄山关战斗结束后,红军继续长征,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闯过万水千山,经历万死千伤,于1935年9月13日来到红军北上的唯一通道——腊子口。

  腊子口,位于甘南州迭部县境内的腊子沟内,藏语的意思是“险绝的山道峡口”,地势险峻,素有“天险门户”之称。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

  当时,在腊子口这个“老虎口”上,国民党鲁大昌部在桥头和两侧的山腰筑起碉堡,企图凭借天险和重兵将红军阻于藏区。战斗动员会上,“腊子口就是刀山,我们也要打上去,鲁大昌就是铁铸的,我们也要把他砸成粉末”的誓言震撼山谷。战斗打响后,红军将士“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取得战斗胜利。

  战斗结束,红二师政委萧华慷慨赋诗:峭峰插云一线天,陇蜀千嶂峡道连。秋风夜雨腊河吼,关险防固敌凶顽。绝壁山岩挡不住,神兵飞下万重山。横扫白军葬深谷,征师高歌进陕甘。红四团政委杨成武也豪迈做诗《突破天险腊子口》:腊子居川陕,英雄克此关。为开前进路,何惜血流干。

  战斗总结会上,时任红一军政委聂荣臻这样评价:“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现在好了,腊子口一开,全盘棋都走活了。”

  青山依旧,斜阳几度。90年过去了,在群山怀抱的娄山关,在万谷之巅的腊子口,当年那一声声壮怀激烈的口号,已化作拂岩而过的阵阵松涛。而发生在这里至关重要的战斗,也让娄山关和腊子口这个地名有了新的意义。

  “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新时代新征程,像当年红军将士那样,临敌无惧、向死而生,在长征中纪念长征,在奋进中继续奋进,就一定能征服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在新的长征路上书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联勤保障部队某协调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