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也是国家公祭日设立10周年。12月13日,在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悼念活动,寄托对死难者的无尽追思和对世界和平的无限期许。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30多万同胞在长达40多天的时间里惨遭灭绝人性的杀戮,留下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对南京人民的巨大伤害,更是对中华民族的深深刺痛,是永远刻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惨痛记忆和教训。
铭记历史的痛,敲响今天的钟。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为的是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和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为的是深切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为的是深切缅怀同中国人民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各国烈士,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南京大屠杀》一书的作者张纯如曾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然而,一些人忘记了那段残酷的历史,甚至肆意歪曲历史事实。日本右翼政客刻意淡化并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罪行,某些人质疑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还有人在烈士陵园穿日本和服……这些恶行劣迹无不让国人义愤填膺。历史真相不容歪曲,我们坚决反对这种背叛历史的行为。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郑重宣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回顾历史,中国人民经历了许多战争的磨难,长期饱受战争的切肤之痛,我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有希望。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军队的强弱休戚相关。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今天的中国国富民强,离不开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的浴血奋战。历史远去、硝烟散尽,危险仍存、使命仍在。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必须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筑牢历史记忆,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更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