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2月26日电 题:香港业界:“一签多行”旺丁创新迎变旺财
作者 梁嘉轩
穿着深蓝色外套和长裤、戴最新型号耳机、牵着26吋行李箱的深圳学生,在香港周末街头的出现频率略为提高,这是深圳恢复对港“一签多行”后记者的观察。纵然平日要上学的学生表面上不受过去“一周一行”的影响,但却影响到负责“付钱”的家长。
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12月1日,深圳市户籍居民赴港“一签多行”安排恢复,并扩展至持深圳居住证的非户籍居民。12月上半月,香港入境处共录得内地入境旅客146.9万人次,上月同期增长22.26%、去年同期增长12.98%,访港旅客呈逐步回升趋势。
香港百货、商业雇员总会副理事长锺博文观察到,香港尖沙咀、中环等主要商业区,市面人流明显增加,除了商场的节日促销活动外,“一签多行”也起到正面作用。
市民普遍欢迎恢复“一签多行”政策。浏览内地社交平台小红书数据,“一日游”“打卡”“小众”等成为近期“香港旅游”搜索下的高频词。关键词“一日游”体现出“一签多行”的特性,而“小众”“打卡”等则反映出当下访港内地旅客追求独特的旅游体验。
除了旅游体验,旅客消费态度也有所转变。“一签多行”时隔10年归来,过去的旅客热爱来港买黄金和日用品,如今香港商户在租金压力下,难以维持价格优势,加上内地电商发达,来港买日用品对比过往明显减少。记者在过去的传统“水货”集散地观察,并未发现“走水货”的现象。
不过,少买日用品不代表香港购物不“香”了,而是“香”的方式不同。锺博文说,随着深圳高速发展,不少到深务工的都是高科技、投资等高增值行业的从业人员,收入可观,因此来香港购物并不是为了价格优势,而是为了相机等在内地补货速度可能不如香港的商品。
锺博文举例指,如旺角一个专门卖相机的商场,有很多年轻旅客购物,其中不少更是自媒体博主,通过小红书、朋友圈等分享方式,吸引更多共同圈层的消费者到来。
据统计,2014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人民币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7.7万元,升幅接近翻倍,反映深圳高新行业从业人员消费能力强。不少摄影、音乐、动漫爱好者会专程到港“寻宝”,这些消费者“千金难买心头好”,商机亦无可限量。
街上虽少了“水客”,但拖着箱子到处走的现象仍存在,这是刚从深圳回来的港人。在“港人北上”的热潮下,香港零售市场恢复未及市场预期,因此纵然零售业界看好恢复“一签多行”后带来的销售表现,商业部署仍较为保守。锺博文认为,现在来港消费的内地旅客不再单纯因为价格因素,因此商家更需强化本地特色或产品质量等其他价值,吸引顾客消费。
如今,不少访港旅客都是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就算每周可以无限次来回港深,也难被一成不变的旅游体验吸引。因此,有意见认为香港商户与其埋怨港人北上和内地旅客消费意欲降低,不如大刀阔斧,放弃以低价招徕生意,而是通过改善服务、强调自身特色等“软实力”,为自己争取议价能力。
在港穿着深蓝色深圳校服的学生增加,不仅是“一签多行”恢复的信号,更是深圳年轻人热爱访港的信号。从价格敏感的“水客”到追求个人体验的年轻人,意味着营商手法不能再故步自封。香港将如何把握商机、香港有何特色,值得商家与市民大众一同探讨。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