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纪念日。习主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光彩夺目的篇章,在长期指导战争实践中,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一整套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指导我军以弱胜强、以劣胜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今天,回顾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实践探索与理论贡献,挖掘其中带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性认识,对于丰富发展军事斗争指挥艺术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有利于占据道义制高点
坚持正义和自己的立场,不主动挑起争端,不搞先发制人,但要预有防范,一旦遭遇侵犯,要坚决予以反击,并力争后发制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党积极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并对我根据地加紧封锁。为打击教训顽固派、更好坚持团结抗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根本反对抗日党派之间那种互相对消力量的磨擦。但是,任何方面的横逆如果一定要来,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实行压迫,那末,共产党就必须用严正的态度对待之。”我党坚持这一立场,有力地打击了顽固派、揭露了其反动面目,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取得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动。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充分表明我国防御性国防政策立场,昭示我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有利于赢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营造更为有利的战略环境。同时,我们坚持后发制人,但不排斥战役战斗上的先机制敌,一旦受到侵犯,将迅速作出强有力反应,反击制胜。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中国人民必将予以迎头痛击!
坚持“战略的防御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有利于积极进取谋大势
积极防御,根本在防御、要义在积极,实质是攻防结合、以攻助防。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只有通过积极的战役战斗的进攻才能达成有效的战略防御,指出:“应该是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抗日战争中,我们是持久战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具体作战指导采取“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不但改变着战场上敌我优劣,而且在打了许多胜仗之后,最终改变了战争总形势。可以说,“战役和战斗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中心点在于一个进攻”,这是实现战略目的而必须采取的正确的战场作战方针。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前行中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内涵,进一步拓展战略视野、更新战略思维、前移指导重心,拓展积极防御战略纵深;将战略上进取和战术上稳扎稳打相统一,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以坚定的斗争意志、灵活的斗争策略,有效应对外部军事挑衅施压,有力维护国家战略全局稳定。
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利于掌握现代战争主动权
积极防御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行灵活机动的作战。毛泽东同志曾以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为例指出,虽然敌强我弱,但只要能抓住敌兵力不足、异国作战、指挥笨拙3个弱点,就能够建立自己的主动权,强调:“弱点有时正成为争取主动地位的条件,例如正是因为自己弱小,才利于在敌人后方神出鬼没地活动,敌人无奈他何,这样大的自由是庞大的正规军所不能得到的。”这就是完全主动作战,是我军作战思想的灵魂和精髓,是对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高度概括和生动描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正加速发展,科技对军事竞争和现代战争影响越来越大。要深刻把握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作战理论体系,创新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作战形式和方法。要坚持灵活、机动、自主,着眼于发挥我们的优势打,避敌之长、击敌之短,以能击不能,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特别是针对未来战争的混合博弈特点,要善于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法理、舆论等综合手段,迅速占据主动地位,掌握行动自由权。要探索新思路、研究新方法,确保当敌人打我时,让它摸不着、打不到,以摆脱被动;我打敌人时,要瞄得上、打得准,更好地保持主动。
坚持“兵民是胜利之本”,有利于发挥新的时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积极防御是人民战争的产物,开展人民战争是积极防御发挥作用的最基本条件。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抗美援朝战争中,广大青年踊跃参军,成千上万的民工、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等奔赴前线;工人和农民努力增加生产,为战争提供了560余万吨的物资;各界人士捐献了可购买3700架飞机的巨款。这一切,使志愿军得到充足的人力、物力的支援和巨大的精神鼓舞。
应对未来战争,我们最大的优势还是人民战争,敌人最害怕的也是我们进行人民战争。今天,进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物质基础不但没有变,而且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呈现出平战一体、军民一体、前后方一体的显著特点,为进行新的人民战争提供了更广空间、更多机遇。要把积极防御和人民战争有机融合起来,坚持战争的正义性质,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战,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发展新型人民战争,才能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坚持“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有利于锻造敢打必胜的斗争精神
敢于斗争是我党我军的鲜明品格。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战争是物质的较量,也是精神的比拼,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只有把战略上藐视与战术上重视统一起来,把革命性与科学性联系起来,才能使胜利的可能变为现实,指出:“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也就是说在整体上我们一定要藐视他,在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上我们一定要重视他。”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对手,以大无畏英勇精神,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灵活运用战略战术,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成为战略上藐视敌人和战术上重视敌人思想辩证统一的光辉典范。
今天,战争节奏加快、强度烈度加大,对官兵战斗精神和意志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坚持战略上“以一当十”与战术上“以十当一”相统一,既要有“高山见我低头,河水见我让路”的斗争气魄,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又要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斗争艺术,掌握斗争规律、提高斗争本领。正如习主席强调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必须针锋相对、寸土必争,面对各种挑衅敢于接招、敢于出击、敢战能胜,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坚持有理有利有节,讲求斗争的方式方法和艺术。
坚持“从最坏的可能性着想,总不吃亏”,有利于以武止戈、保障和平发展
准备好了敌人可能不来,准备不好敌人就可能来。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战争准备应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着想,设想多种办法对付敌人,以争取最好的结果,指出:“应估计到最困难最危险最黑暗的可能性,并把这种情况当作一切布置的出发点。”他在指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提出了三个可能的前途和准备:付了代价站不住脚,转回来;付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打游击;付了代价站稳了脚,并强调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前途。这就是:“从最坏的可能性着想,总不吃亏。不论任何工作,我们都要从最坏的可能性来想,来部署”“有备无患,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铸剑为犁仍然只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立足最困难、最复杂情况,将敌情掌握得更全面,将困难估计得更充分,将后手预备得更有力,确保立于不败之地,力争先胜而后求战。我们不希望打仗,但只有我们有准备、有强大军事力量、有打赢能力,才能从战略上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达到“以武止戈”的目的。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