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记录
■刘沙沙
军嫂潘红梅为丈夫肖应友和儿子崽崽拍摄的“特殊合影”。作者提供
“我跟崽崽说,爸爸快回来了。”前段日子,看到军嫂潘红梅更新的微信朋友圈,我被她和儿子崽崽温馨美好的画面打动。照片中,潘红梅或是牵着儿子练习走路,或是陪儿子蹲在地上堆石子、捡落叶。虎头虎脑的崽崽,开心得眼睛眯成了月牙……
潘红梅是我在爱人所在单位认识的一位随军家属。她与丈夫肖应友都是贵州毕节人。2021年领证结婚后,为了离丈夫近一些,潘红梅考到西藏阜康医院,成了一名高原医生。
我和潘红梅初见那天,她拎着一兜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从外面回来,上楼时看到我家敞开着门,便叫我一起去家里吃饭。她厨艺很好,人也温柔,经常在周末做一大桌美食招待战友和家属。她的淳朴热情让许多身在异乡的军嫂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蹭”过几次饭后,我也渐渐被这位热爱生活的嫂子打动,加上年龄相仿,我们时常聚在一起。偶然聊起随军后的生活,潘红梅多次表达想拍藏族服饰写真照的愿望。不过,由于夫妻俩工作都比较忙,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2023年夏,潘红梅回老家养胎。那时,她在微信朋友圈写道:“隔着大半个中国,等待100多天后的重逢,期待我们的三口之家。”言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同年12月,她的微信朋友圈更新了一张肖应友抱着孩子的照片,并配文:“新手妈妈恢复得很好,新手爸爸4天4夜没睡了。”字里行间充盈着一家三口团聚的喜悦。
和许多妈妈一样,潘红梅在微信朋友圈记录着儿子出生后的点点滴滴。从软软乎乎的小婴儿,到眉目越来越清秀、小脸渐渐显现出爸爸妈妈的样子,每次刷到潘红梅的朋友圈,我心里都会感到一阵温暖。
几个月前,潘红梅微信朋友圈的一条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张崽崽和电视里爸爸的“特殊合影”。照片上,小家伙儿眼神中充满好奇,他身后的电视上,正播放着肖应友接受采访的视频。
那天,得知肖应友上电视了,潘红梅早早打开电视等候着。短短十几秒钟的镜头,她一边按暂停键,一边对怀中9个月大的崽崽说,电视里的军人就是爸爸。年幼的崽崽刚开始并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当她摁下播放键,肖应友的声音从电视里传来的时候,崽崽一下子昂起了头。他不停地寻觅,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喊着什么。潘红梅索性将他抱到电视机前。有趣的是,崽崽用胖乎乎的小手摸了一下电视里的爸爸。有感于父子俩隔空同框的有趣画面,潘红梅把崽崽放在椅子里,拿出手机为父子俩拍下一张“特殊合影”。
“月子里,崽崽一直是休假在家的肖应友在带。父子俩分开大半年了,每天通过视频见见面,崽崽应该记得爸爸的声音和样子。”见我好奇崽崽竟然能“精准识别”爸爸,潘红梅说。
“崽崽现在还小,上不了高原。肖哥每次休假回来,崽崽的变化一定很大。”我对潘红梅说。
“是啊!我比他幸运,可以见证和陪伴儿子成长,他只能‘云’养娃,有时候想抱抱都是奢望。所以,我每天都会给崽崽拍视频,分享给肖应友,告诉他崽崽什么时候学会了爬行,什么时候长出了新牙。”潘红梅幸福的语气中夹杂着一丝酸楚,却没有任何抱怨。就像当初义无反顾地选择随军、无条件支持肖应友的工作一样,有了孩子的她,选择回到贵州老家,在后方支撑起他们的小家。
我身边像潘红梅这样的军嫂,还有很多。她们有的为了爱人,奔赴西藏,成为各行各业的高原工作者;有的留守内地,打拼事业,照顾家庭。当我与几位相熟的军嫂聊起生活中印象深刻的小事,大家谈起的大多是孩子和丈夫的故事。从她们口中,我听到最多的是:“虽然他工作忙,但给孩子的爱从来不会少”“每次接到我们的电话,他都会很温柔地回应”“他总会尽力把我们照顾好”……
因为团聚时光非常宝贵,军嫂们才更多地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和分享这份幸福。她们的“幸福记录”内容多种多样,有回忆爱情长跑中的甜蜜、有并肩同行的惺惺相惜、有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有探亲团圆的兴奋欢喜……一张张照片,如同一颗颗跨越时空的星星,照耀并温暖着她们和爱人彼此牵挂的心。
当我想要把她们的故事写下来时,潘红梅说:“我们太普通了,应该好多军人家庭都是这种模式吧。”但我想,为了万家团圆,她们选择两地坚守、默默奉献,本身便是一种勇敢。在她身上,我体味到了那句常说的话“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心灵鸡汤,而是军嫂们平凡的幸福宣言。正是有了她们的理解、包容和支持,军人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脚步更加踏实坚定。
照片无言,思念有声。那些幸福记录,不仅是军人家庭生活的珍贵点滴,更是军人与军嫂共同坚守、相互成就的美好见证。它们如星辰照亮岁月,守护着万家灯火……
作者:刘沙沙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