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简体

安徽省军区探索联合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华夏经纬网 > 军事 > 大陆军事      2025-01-16 12:18:59

  安徽省军区探索联合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

  多点联动,燃旺教育“炉火”

  ■本报特约记者 蔡永连  

  日前,安徽省砀山县人武部、萧县人武部和淮北市杜集区人武部携手开展“联合教育大讲堂”活动。图为杜集区人武部文职人员张海鹏交流发言。李金春摄

  皖北三地人武部携手走进淮海战役主战场,淮南军分区3家人武部牵手合肥市长丰县人武部共谋区域合作良策,安庆军分区第一片区人武部开展“先锋故事会”……连日来,安徽省军区所属人武部相继组团开展联合教育大讲堂活动,成效显著。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大课堂的补充,联合教育具有较强的机动性、灵活性,被基层人武部广泛采纳运用。”该省军区政治工作局领导介绍,联合教育大讲堂活动是安徽省军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在基层的拓展延伸,是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的创新之举。2024年初以来,为解决基层教育对象难统一、时间难保证、力量难整合、氛围难营造、效果难达到等问题,该省军区党委提出按照“计划+自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指导基层人武部灵活开展联合教育。

  谁与谁联合?怎么联合?安庆军分区针对“计划联合”展开先行试点。安庆地处大别山腹地,是著名的皖西革命老区,各县区红色教育资源丰富。该军分区按照交通区位、建设水平、备战任务等方面的共性特点“合并同类项”,将所属12家单位划为3个联合教育片区,各片区指定一个人武部具体负责,牵头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该军分区干部夏博介绍,为提升联合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各片区人武部联手展开课前调研、确定教育主题,第一片区围绕部分官兵、文职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设计开展“先锋故事会”“与先进典型结对”等活动,激发大家立足本职岗位、建功强军事业的动力;其它两个片区分别利用辖区红色资源组织红色教育和政治拉练等活动,激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池春水”。

  “要防止陷入‘为联而联’误区。”萧县人武部领导说,联合教育不仅要共教共育,更要共谋共建。近年来,地处皖北的宿州市萧县、砀山县和淮北市杜集区人武部发挥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编建的无人机侦察、医疗救护等民兵专业分队,在遂行支援保障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群众性练兵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但是,他们对标全省各级国动援战能力建设水平,发现还存在一定差距。在自主联合教育中,皖北三地人武部对联合教育有了新认识。因地理位置相近、发展水平相当,且同处昔日淮海战役主战场,3家人武部党委深入分析单位建设存在的矛盾问题后,携手走进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让官兵、文职人员和职工从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寻求破题办法。

  “淮海战役对新时代基层国防动员工作有什么启示?”重温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大胜利的光辉历史后,杜集区人武部参谋赵靖说:“基层国防动员工作要广泛发动群众,必须掌握好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带着感情和责任融入群众,才能把群众真正凝聚起来。”

  自由组队、自主选题、灵活开讲……经过大半年探索,该省军区多个人武部探索出联合教育的方法路子,并创新开发出联合教育“产品”。淮南军分区在片区划分和备课调研时,借鉴“合淮同城化”区域发展思路,向合肥市长丰县人武部抛出联合教育“橄榄枝”,吸纳长丰县人武部加入东部联合教育片区。

  长丰县人武部领导介绍,“合淮同城化”是合肥与淮南两个相邻城市联手打造的区域合作样板,目的是通过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方式促进共同发展。长丰县位于合肥与淮南之间,是“合淮同城化”的承接地,近年来借力“合淮同城化”闯出发展新天地,为国防动员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借鉴。在该片区联合教育讨论辨析环节,长丰县人武部领导以“合淮同城化”发展启示为题材的授课,受到官兵好评,被作为联合教育精品课推广。

  借助联合教育“东风”,该片区4家人武部相互依托、取长补短,持续深化联合教育成果。记者获悉,4家人武部立足合淮区域积淀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联合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精品课,并组建“理论轻骑兵”宣讲小分队深入乡镇、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深受群众欢迎。

  多点联动,燃旺思想政治教育“一膛炉火”。截至目前,该省军区共划设31个联合教育片区,开展近百次联合教育活动,遴选出10多个精品教育课,教育质效明显提升。该省军区领导介绍,他们将把联合教育作为解决基层矛盾问题的“金钥匙”,向基层充分释放自主权,引导人武部通过携手连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火起来。


文章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唐诗絮
军情热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28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669841
举报邮箱:xxjb@huaxia.com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